上智部·呂端
在仁宗時期,皇宮發生了一場大火,大部分宮殿都被燒毀了。到了早晨,朝拜的官員都來了;但是太陽已經落山了,宮門還沒有打開,所以無法知道皇帝的起居狀況。宰相們請求進入覲見,但沒有得到回復。過了很久,皇帝來到拱宸門樓,負責的人在旁邊引導,所有的官員都在樓下跪拜。只有呂文靖(端)一個人站著不動,皇帝讓人詢問他的意思,他回答說:“宮里發生了變化,群臣希望能夠看到皇帝的臉色。”于是皇帝掀開簾子,從高處往下看,大家才開始跪拜。
上智部·孫叔敖
孫叔敖病重快要死了,告誡他的兒子說:“楚王多次想要封給我一塊好地方,但我都不接受。如果我死了,楚王就會封給你。你一定不要接受那塊有利的土地!在楚國和越國之間有一個叫寢丘的地方,那里土地不好而且名字也很糟糕,楚國人認為是鬼神居住的地方,越國人也覺得不吉利,能夠長久擁有的只有這塊地方。”孫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把一塊好地方封給他的兒子,但兒子拒絕了,他只請求得到寢丘。楚王同意了,直到現在他們的家族也沒有失去這塊土地。
上智部·郭子儀
郭令公每次接待客人,都有很多美女陪伴在他身邊。當他聽說盧杞要來的時候,就把所有美女都趕走了。孩子們不理解為什么。郭令公說:“盧杞長得丑陋,女人見到他,說不定會嘲笑他。將來盧杞得勢,我們家族就要滅絕了!”
[馮評譯文]
齊頃公因為寵愛一個喜歡譏笑別人的妃子,幾乎導致國家滅亡。郭令公預防這種小事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真是考慮得很深遠啊。
王勉夫說:《寧成傳》里記載,周陽由擔任郡守時,汲黯和司馬安都在二千石的行列中,他們一同乘車,從來不敢坐在同一個座位上。司馬安并不值得一提,然而汲黯卻能和大將軍平等相處,只是向丞相行個簡單的禮節,敢于當著九卿的面指責他們的過錯,表現出剛毅的風采和力量,不愿意屈居于別人之下。可是他卻被周陽由壓制,這是什么原因呢?周陽由大概是個無賴的小人,他在二千石的行列中,恣意驕橫殘暴,欺負同事,好像沒有人敢惹他一樣。汲黯大概是遠離他,并不是害怕他。后來河東太守勝屠公忍受不了他的侵犯,于是和他爭斗起來,最后一起被殺。這樣的結局實在是讓人感嘆遺憾!士大夫不幸和這樣的小人同在一個官職,謙讓躲開他們,不算是一種厚道的行為,何必和他們爭執,反而自己找羞辱呢!
上智部·宋真宗
在宋真宗的朝堂上,曾經有一個士兵犯了錯,按法律應當處死,但最終被允許用脊杖打二十下并改配邊疆。然而這個士兵卻高聲呼喊著求劍,不愿意接受判決,侍從們也抓不住他,于是只能向皇上報告請示。傳達的官員說:“必須要等判決之后再另外請示該如何處置。”不久判決完成之后,真宗看到報告后說:“這個士兵只是怕打脊杖。既然判決了,就送到配所,不要再問了。”
上智部是《人物志》中的一個分類,主要介紹的是聰明、智慧的人。
曹參是漢朝的一位官員,他曾經擔任過丞相。在擔任丞相的時候,他遵從蕭何的約束,每天喝酒作樂,不處理政務。有一次惠帝怪罪曹參不治理國事,囑咐曹參的兒子中大夫曹窋私下里去詢問他的想法。曹窋借著休假回家的機會勸諫曹參。曹參很生氣,用鞭子打了曹窋兩百下。惠帝埋怨曹參說:“你為什么要打曹窋呢?是他自己想勸諫你。”曹參免冠謝罪說:“陛下自己仔細考慮一下圣明威武和高祖相比怎么樣?”惠帝說:“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參又說:“看我的能力和曹窋相比誰更合適做丞相呢?”惠帝說:“你似乎不如曹窋。”曹參說:“陛下說的對。高祖和蕭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經制定得很明確。現在陛下垂拱而治,我守住自己的職責,遵守已有的法令而沒有丟失,這不就可以了嗎?”惠帝說:“你可以退下了。”
官吏辦公的地方鄰近相國的花園。一群官吏每天歡呼喝酒,聲音很大以至于外面都聽得見。皇帝身邊的人在相國的花園中游玩的時候,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這件事情嚴重就打算責罰那些官吏。相國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后,于是鋪上墊子擺上酒也歡呼起來,聲音遠遠相應。皇帝身邊的人就不再提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