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上六年級了。
其實一直以來對學習沒有那么喜歡,對于作業一直比較排斥,多少都會磨蹭一下,經常會因為摩蹭而耽誤時間。
學習完還想再聽故事廣播、十分鐘游戲、看一會書,對于他喜歡的這幾樣基本都不愿刪減,所以經常會耽誤睡眠時間。
我一直都在后面督促催促的狀態,并且各種方法嘗試,可就是不入他的心。
轉折點在期中考試前。
期中考試前突然開了竅,覺得睡眠好會更好的發揮考試狀態(這說明這個一向不重視成績的孩子開始有意識調整自己了)結果就是同樣的作業量,他開始快速有效的寫完,不再錯誤連連,并且一樣的聽廣播、玩游戲、看書,但已經能在8:30或9:00之前上床睡覺,以往是9:30或10:00。并且對于考試的卷面書寫和成績已經能明顯看出用了心。
對于早睡、有質量有效率做作業,孩子已經堅持了段時間,并且已經獲益,也愿意繼續保持。
感慨一下,我以前說過的道理、做過的督促、用過的方法都可以用一個個大籮筐倒掉了嗎?
后來想了想不是,我督促他快速有效有質量的做作業、玩相比心里抵觸一直磨蹭耽誤時間,質量會更好。就這樣一直教一直督促,這個過程就好比吃餅,第一張餅吃著不飽,一直吃,直到吃到第十張餅吃飽,前面一直是鋪墊。有的孩子第二張餅就“飽”,我這個孩子“飯量”比較大,所以等待的時間與過程也會更長。
不能因為吃到第十張餅才有飽的感覺而否定前面九張餅起到的鋪墊作用。不能因為這個時間才出現的改變和進步而覺得前面的付出無足輕重或者不用做,以為是時間到了自然改變。
我反省過前面一直起不到質的改變是不是方法不得當,應該有些原因,但不是全部,對于他,更喜歡更需要被接納、被愛著被信任的感覺,更需要愛的安全感,在這個基礎上,其余的就會一點一點的成長,而我需要做的,不僅是繼續引導繼續與他“斗爭”,還有更多的耐心和信心、愛心。
嗯,我在時間的長河里靜等一棵樹慢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