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系統打卡進度:
1000-418
1.睡前安寧/午間靜謐/清晨喚醒
2.二十年記錄本雙啟動:2022~2042
3. 每日千字文輸出系統(第一階段1000天)
每周一賞:老子/孔子/莊子/菜根譚
《菜根譚》
第三則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華,玉韞[1]珠藏,不可使人易知。[1]韞(yùn):蘊藏,包含。
《莊子》
且蜩與學鳩笑之曰〔1〕:“我決起而飛〔2〕,搶榆枋〔3〕,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4〕?”適莽蒼者〔5〕,三飡而反,腹猶果然〔6〕;適百里者,宿舂糧〔7〕;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1〕蜩(tiáo):蟬。學鳩:小斑鳩。〔2〕決起:疾速而起,奮起。〔3〕搶(qiāng):沖,撞。枋:檀樹。〔4〕奚以:何以。之:往。為:句末語氣詞。〔5〕適:往,到。莽蒼:郊野的蒼茫景色,代指郊外。〔6〕果然:吃飽的樣子。〔7〕宿舂糧:即“舂宿糧”,舂搗一宿之糧,準備過夜的吃食。
【譯文】蜩和學鳩譏笑大鵬說:“我們從地面疾速飛起,碰上榆樹、檀樹的枝條就停下來,有時飛不上去,就落到地面罷了,何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前往南海呢?”到郊野去,只需攜帶三頓飯食,回來后還是飽飽的;去百里以外的地方,就要準備過夜的糧食;去千里以外的地方,那就要預備三個月的口糧。這兩只小蟲小鳥又怎么會知道!
《論語》
學而第一
11.2 有子曰〖1〗:“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矣〖4〗;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5〗,本立而道生〖6〗。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7〗!”
【注釋】〖1〗有子:魯國人,名若,孔子的弟子。他的面貌很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后,孔門弟子一度“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在《論語》中,對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稱字,唯獨對有若和曾參特稱為“子”,因此有人認為《論語》可能是他們兩人的弟子所編集的。〖2〗其:語助詞,表示虛擬或猜度。弟(tì替):同“悌”,敬愛兄長。〖3〗好(hào耗):喜好。〖4〗鮮(xiǎn顯):少。〖5〗務:致力于。本:根本、基礎。〖6〗道:事物的基本道理。〖7〗為:實行、做。與:同“歟”,感嘆詞。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悌愛而喜好冒犯在上者的,很少見;不喜好冒犯在上者而喜好作亂的人,還從未有過。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確立了,事物的基本道理就形成了。孝順悌愛大概是實行仁的根本要點吧!”
《道德經》
第三章
圣人之治,無為而治
不尚[1]賢,使民不爭。
不貴[2]難得之貨[3],使民不為盜。
不見[4]可欲[5],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6]無欲[7],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注釋
[1]尚:崇尚,尊崇。
[2]貴:動詞,以之為貴,重視,珍貴。
[3]貨:財物。
[4]見(xiàn):動詞,使之看見,顯示,炫耀。
[5]可欲:能引發欲望的東西。
[6]無知:沒有奸巧之心。
[7]無欲:沒有非分之想。譯文
不崇尚賢德才能之人,使百姓不因此相爭。
不以難得稀有之物為珍寶,使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盜之事。
不炫耀能引發欲望的財物,使民心不為此受到迷亂。
所以圣人治理政事,
會凈化人民的心靈,滿足其溫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心,強健其筋骨體魄,
使百姓無奸巧之心,無非分之想,內心純凈淡泊,
使那些爭名奪利的“智巧”之人不敢為非作歹。
所以圣人治世,按照“無為”的原則來做事,那么天下也就沒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