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在家里的日子過得久了,似乎還是很喜歡這樣的狀態。每天起床洗漱,吃早點,備課,上課,下課后泡茶,活動,有時候是正念拉伸,有時候是跳跳舞,這些天已經學會了一支舞蹈,想著再學習幾個,一方面可以調節心情,另一方面可以鍛煉身體,然后準備午飯,因為是一個人吃飯,午飯比較簡單,有時候真的是應付,因為下午先生下班回來還要好好準備一下,所以午飯還是比較糙一點。接下來午休,睡不著也躺著,看看書,看看手機,接著起來喝點水,準備下午的網課,然后上課,下課,看會兒電視,準備晚飯。
晚上的時間,批閱作業。這是一天里最累人的事,因為網課的緣故,作業也是線上的,學生和家長提交的作業圖片參差不齊,橫七豎八,我的眼睛已經花了很多年了,最近覺得視力影響特別厲害,好像老花的度數又增加了,不免心驚,因為愛看書的緣故,我的眼睛本來就已經比同齡人老了,如今這樣使用,實在是透支太多。也跟家長們要求了很多次,可是見效不大,體諒老師的家長,即知即改,很快就調整過來了,體諒不到的,也實在無指望啦!只能勉為其難的看看。有時候也有敷衍了事的情形,因為實在看不清,再加上有些孩子作業拖拉,作業批閱有時候會熬很晚,睡眠顯然是無法睡夠了,我的睡眠質量一直不好,好在白天精力還行。
批閱作業的檔口,因為提交比較晚,我得等,等的時候,我會讀讀書,這時候讀的大都是專業類的書籍,大部頭,很難啃,晚上我的精力相對比較集中,閱讀的效果會比較好,所以這時候是學習的時候。如果報課的話,這時候是聽課的時間。
就這樣,一天忙忙碌碌的,但是很充實,感覺每天都能做很多事,特別是能抱起之前抱不住的大部頭開啃了,這是意外收獲。
跟孩子們的網課越來越默契了,公屏上的互動越來越熱鬧,大部分都能圍繞著授課內容積極互動,之前總有家長或者孩子說打字慢,無法互動,前兩天特意做了要求:以打字慢的理由不參與互動,這個理由我不接受。事實上,打字就是一項熟能生巧的技術,不打永遠都快不了,邊打邊練,課堂上的公屏互動,恰恰是一種鍛煉,這不,已經有孩子找到了竅門,一節課下來能發幾十條信息,這不就是成長嗎?
為了調動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我也決定在“班優”里加分了。雖然我并不喜歡這種形式。學習是孩子們自己的事,老師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們喜歡上學習,而不是通過加分這樣的手段威逼利誘,可是,威逼利誘似乎又是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有點飲鴆止渴的意味。我不知道之前自己努力讓課堂輕松愉悅的努力會不會白費,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孩子因為加減分就開始討厭數學課,但是我知道一定不是一個好辦法。
班上有孩子經常不上課,也聯系不上,打電話不接,或者就是空號或停止服務,偶爾進一次直播課,我就會如獲至寶,不上課的次數多了,難免有些惱火,人家好不容易進了直播間,剛剛鼓勵一下,人家又要去做核酸,這一做,基本就到下課了。那天實在惱羞成怒,他說要去做核酸時,我厲聲制止了,要求他下課再去。事后想想,是不是自己太狹隘了?我不能總是想著“我是為他好”吧?是不是真的為他好,只有天知道。或者他根本就不喜歡學數學呢?也許他不上數學課在寫小說也不一定,是不是一個未來的文學家被我呵斥的嚇回去了也未可知。
愛上學習,是老生常談了。真正愛上學習,是內驅力的激活。而我們走得太快了,來不及等待靈魂跟上,所以我們會不斷用自己的標準催促孩子,牽著孩子一路狂奔。孩子到底跟不跟得上不重要,我們被卷了才重要。所以我努力不去卷家長。可是大環境之下,很多時候不能免俗,這是我苦惱的地方。
我想安安靜靜的做一個老師,哪怕只是個教書匠,至少是安安靜靜的在教書,與大先生相比,先教好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