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我有有招長輩喜歡的能力,他們都愿意告訴我自己的成長經驗,其實是長輩看到我都忍不住要把我往正軌上拉。當然我也順便知道了互聯網上統計的婚內出軌數據并非造假的高。
大一的時候省隊游泳教練告誡一臉傻呆的我趕緊找個富豪男友,畢業后兩不相欠;談戀愛了,臨退休女教授說,其實大多數家庭最后都是由女性撐起來的,男人臨大事,特別脆弱;要畢業了,長影制片廠老員工告訴勸誡,你這一行職業前景不好,最大優勢也就是穩,找小地方工作才是正道;……這些人在我坐在滿是青春氣息的草地上消耗大學時光時,莫名其妙來在我身邊,說起自己的故事和人生經驗總結,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長了一張特別欠告誡的臉。
病房失意大叔
一次好友骨折進醫院,我們一幫子人鬧哄哄地在醫院里“慶祝”,旁邊躺著的大叔在大家走后開始跟我閑聊。觸景生情這事兒,無論你多大都會發生,而且年齡越大,觸得越深。
大叔是80年代的大學生,畢業包分配到當時特別牛氣的軍工廠。大家身份不及《芳華》里的高干子弟,榮耀感也是不缺的。一群天之驕子在最好的年華里,吃著公糧,放肆揮霍自己的芳華。下班聚會打球,跳迪斯科,回家翻《青年文摘》,聽電臺,偶爾寫幾首小詩發表,大家互相酸幾句。
后來,國家縮減軍費開支,一下子廠里的效益就降了。加上當時慢慢流行南下,一些人開始放棄編制,走出體制。大家送行的時候,是壯士斷腕的心情。這事兒前無古人,后面也不知道有沒有來者。離開的人和留下的人,互相不理解又羨慕。大叔是留下來那個。
再然后,故事就有了高潮。離開的同事有的去海南炒房,他們對面的辦公室是潘石屹。有的來到深圳,搗鼓買賣,擁有了不算小的公司。廠里的效益越來越不好,他坐不住了。
他嘗試了好幾次做生意,具體細節忘了。大概是屢戰屢敗,但是好歹見過外面的世界,回去待著等拿退休工資是不可能了。08年的時候,跟了一個老板倒騰木材,他負責帶工人進山砍樹,然后,雪災來了,他被困山林,從此以后他再也不跟名字奇怪的老板合作。后來的幾次倒騰也都是倒騰而已。
他看著我們一群鬧哄哄的青年,直感慨韶華易逝,青春短暫,折騰趁早,跟人千萬別選名字不好聽的,如易泊才之類。
2000萬凈資產的順風車主
2000萬凈資產在一些人眼里不算多,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是我眼前這位質樸平實的大叔,還是會感到一些詫異的。
前20年最大的機會就是改革開放跟央媽放水房地產大起,大叔成功地搭上了這兩輛順風車。大叔是普通專業軍人,安排工作的時候沒有選擇回老家省會,而是到了沒有太多人真的想來的深圳。
05年的時候,他有了買第一套房的念頭,那時候他手上只有5萬塊,七七八八湊一點,其實也不難對付。后來,他看上了南山區一個破舊老宅,7000左右一平的天價他扛了下來,買了一個90平的小三房。過了幾年政府拆遷,面積多出一半,價格翻了三倍。現在,這里掛牌價格是70000一平。
關于為什么選擇深圳,為什么要在那個時候買房,大叔說了一堆理論。我也記不大清了。忍不住問了大叔的職業,知道現在在投資公司總算平衡一點,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做風口上的豬,你得走到風口上才能被吹起來。
時間倒撥20年,這倆大叔若相見,他們應該還能互相勾搭,畢竟都有一顆不安的心要折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