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空中皆塵跡,金陵霽光踏紅樓。
枕闋瀟湘聽雨漏,隔院怡紅芭蕉熟。
海棠花下初解語,牡丹亭上思緒娉。
菊影踱步賞詩心,落花葬地惜魂沁。
木石前盟鎖絳珠,金玉良緣嘆蘅蕪。
靈河岸邊澆灌情,今世淚珠難還盡。
清明觀照半世夢,醒來茜紗紅帳里。
真事隱罷假語存,三生石上悟生平。
如果,有一本書可令人用盡一生也不盡不釋閱之,那便是紅樓夢了?!膀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境界,大抵如此。
其構思之精妙,已然到了若不細度,不在章回漸進中回想串聯前因,便會錯失作者深意的地步。如寶玉去看望寶釵,講到寶釵身子不舒服時需服冷香丸,以克制自身從胎里帶出來的一股熱毒。在此,作者描寫冷香丸的制作皆用白色寒冷之物,如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白露的雨水等。白色是用來對抗紅色的火熱與欲望,好像道士從小便在點悟寶釵需學會放手一些東西。反觀之,黛玉是不爭的,紅樓夢里每個人物出場都會有顏色,如王熙鳳的風姿外貌熠熠生輝,而黛玉是沒有顏色,輕且透明。
書中感人至深之情,稍不留神便會匆匆翻閱錯過。黛玉對寶玉的深情,寶玉對黛玉的獨一無二,平時皆隱含在普通對話中。如描寫寶玉挨打后,黛玉去看望寶玉,站在樹底花蔭下默默看著一撥一撥的人來去,熱鬧又仿佛做著場面戲,黛玉獨佇立于花蔭下,直到紫鵑走來輕輕喚一聲:姑娘,該回去了,從清晨站到現在,身子又沒好,仔細著了涼。一語方將黛玉的心從怡紅院里帶回來。偏偏因金玉之說,即使寶玉將真心翻照,黛玉仍時刻要去試探情義,因真情而多生纏絲,靈魂相通到最后竟是對坐而靜默無言。
除以情照見之外,紅樓夢還在不經意間成為一本有史學價值的小說。若去考究清朝一個大戶人家出殯禮儀、宴席裝扮、奴仆制度等,任何一本史學上都不會有如此詳盡記載。很多人說紅樓夢是貴族小說,繪盡了世間繁華,從器物的高雅(晴雯撕扇子,寶玉給探春送荔枝,要用白玉瑪瑙的盤子)到宴席的精致(劉姥姥進大觀園所嘗的茄餉,寶玉挨打后所吃的蓮葉羹)。而在琉璃泛彩文字背后,曹雪芹歷經繁華落敗提筆所著時,那字里行間傾注的悲憫與思考,是不能被忽視的。
紅樓夢中有許多關于生命的對話,以及關于時代的思考。書中敘述金釧兒被王夫人趕出家門,最終羞愧跳井而死,或許如今一些少年并不會理解,為何被主人辭退就要跳井。而將眼界放置時代之中,你才明白,金釧兒跳井,與晴雯的結局一般,是當時封建時代的禮教殺人的結果,死亡是她們清白少女被逐出園林外唯一可去的地方。魯迅先生講過的封建禮教殺人,在幾百年前的紅樓中已有悲痛濃縮。
紅樓夢本身便是一趟生命,生命里哪有什么是結局。黛玉的淡泊不爭,出世之清高;寶釵的大方得體,入世之智慧。踩著二者節奏而上,乃是生命鴻蒙。無謂好壞,何談取舍。寶玉愛的是黛玉,敬的是寶釵,無論最后離開哪一位,都是無法圓滿自會哀心。寶玉是紅樓夢中的菩薩,他對世上事物皆懷有極大深情與不忍,大觀園歷經造化終歸于白賁,最終寶玉身著紅色斗篷于雪地中拜別塵世的,完成紅塵的最后觀照。
作家或許最厭的是后人總妄自揣測甚至強行冠戴思想于他創作意圖上。曹雪芹對著人生有著極大的悲憫和思考,如果說寶玉是曹雪芹身上一部分的投射,那么融化在全書里的思想更多的是靠近老莊和佛家。曹雪芹從繁華極致到落敗至每日無稀飯可充饑,辛酸苦辣嘗遍終悟出,所有的濃麗富貴、人世留戀,到最后不過是一場虛空幻夢。
一部紅樓,少年看見情,中年看見悲憫,老年在書頁翻闔之間照見自己一生點滴。曹雪芹著重墨描寫的,不僅有盛大極致的場面,如秦可卿之殯、賈妃回家省親、劉姥姥游大觀園,也有尋?,嵥樾∈??;蛟S生命的本質到最后,閉上眼睛一幕幕漸次展開的,是黛玉捧著西廂記與寶玉坐于落花下共讀,是憨厚可愛湘云醉臥于花邊石塊上,是冬雪里眾人慢火烤煨鹿脯,是某個夏日的午后寶玉偷偷去摘金釧兒的耳環,也是晴雯被趕回家從被窩里掙扎咬斷染滿鳳仙花的紅指甲、黛玉獨灑淚落紅丘邊誦葬花吟。是這些美感瞬間凝結成記憶最動人的菁華。
深情、哀憫、思考,是貫穿整部紅樓夢最大的動人之處。紅樓夢的每一個點總能牽引出無盡感想與思緒。若問,讀完紅樓夢最大的領悟是什么。無非是在覺悟生命本質是一場空的路途中,仍然對人世間懷抱有美好的深情與珍惜,讓你明白時下這每一幀細碎的點滴,都是鑲嵌成自己生命獨一無二的無法脫離。無疑會增長許多文學知識甚至史學知識,書中隱含的老莊、佛家思想,會在潛移默化中教與你許多智慧與開闊胸襟,書中寶黛之深情萬物之美好,又會在不經意中影響你對待事物的感受力。
細說勞時長,短概辭難盡,欲辯其真意,指尖繞頁翻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