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就是撿便宜,不知有多少人會認為是錯誤的邏輯,因為在他們的世界里,錢是很難掙到的,所以花錢總要計算著,比較著。
想想看,在逛淘寶的時候,為了同一款產品,比較了多少個商家;節假日為了省十來塊錢,寧可等上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擠公交也不愿意打車;為了找一部剛上映不久的電影的免費資源,一頭扎進搜索世界里就是半天。
你們覺得這交易劃算嗎?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一個概念行為?
是因為他們只關心當下利益,卻忽略背后所產生的成本。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所舉的三個例子都有一個共同點?——為了少花一點錢,愿意浪費自己大把大把的時間。
要知道,時間就是生命,為了幾塊錢值得么?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大家一直都在違背的論點:凡事能用錢買來的時間都是便宜的。
故事是這樣的:
1.
我的好基友小明,最近迷茫自己應該怎么樣才能變好,后來他找到我,希望通過我的經驗,給到他建議。
當時我跟他講:“買幾本書看看吧。”
他說:“反正你書挺多,借幾本給我看看唄,那我就不用花錢買了。”
然后我就給他借了一本《異類》,同時叮囑他讓他半個月看完,過程中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就找度娘。
2.
一個月后,小明找到我,說他還是很迷茫。
我問道:“書看完沒?”
他說:“這本書我看不太懂,不太清晰什么是馬太效應,就沒看了”
我郁悶道:“當時我不是告訴你,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就去找度娘嗎?”
小明沒回答這個問題,繼續追問道:“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讓我快點提升呀?”
接著我給他推介訂閱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只有之路》,199一年。
基友一聽要200塊,就吐槽到這么貴。我也沒廢話,直接給他分享兩篇文章,他看完后說道:“恩,既然這樣,你把你的賬號借我,我就不用花錢買了”
我堅決地拒絕了他的想法:“如果不自己花錢,就像我給你借的書一樣,是不會懂得珍惜。”
但小明還是堅決不付款,覺得這沒必要。最后我也懶得跟他講了。
相信很多朋友對于線上需要付費的課程,都覺舉得不實際,因為大家認為網上關于自我成長的文章一搜一大把,又何必花錢去買呢?
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雖然在這互聯網時代,對于想要獲得的相關的知識的成本幾乎為0,但卻忽略到,正因為這種0成本傳播,市場上又充斥著多少“垃圾”?
換一個角度想,其實付費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篩”,不但提高進入門檻,還幫我們把“垃圾”篩選到門外。剩下的,就是有益的。
大家計算一下,現在付費為自己投入,其實一點都不虧,這好比你花錢吃飯,消化的是自己,說不準,在未來,你還可以賺回來,對吧?
所以很多時候,我認為大家應該好好思考花錢就是撿便宜是不是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