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中印軍隊在兩國邊界錫金對峙10天,印度媒體指出中國軍隊越界進入印度領土,并毀壞兩座碉堡,而我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則指出印度邊防部隊越界,截至目前,雙方關系還是如此。很多人都會擔心中印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激化,有的人的記憶還停留在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訪華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印關系趨于緩和,雙方在邊境問題上似乎也達到了共識;有的人則覺得中印必有一戰,外在的緩和都是假象。各大媒體紛紛對此進行報道,近年來,印度利用赤字刺激國內經濟的增長,外債積累的越來越多,為了緊緊的抱住西方財閥等金主的大腿,所以向中國挑釁。而國外則是由于中國國際綜合實力的上升,對美國產生了一定的威脅,另一方面,中國的一帶一路如果進入中東地區,會影響到主要發達國家美國在此地的巨大的利益,所以才會鼓動印度發起挑釁,打亂中國的發展。
印度在國人的印象中,一直屬于被嘲笑的狀態,覺得印度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并且印度的除了孟買,新德里以及班加羅爾幾個大省之外,剩下的地區宗教觀念強烈,種姓制度依舊保存的很好,電視劇中往往也是這么演的,事實也卻是如此。
將近80%的印度人都信印度教,剩下的人則是信奉其他的宗教,可以這樣說,不信教的人幾乎沒有,當你給他們說自己不信教,他們會覺得奇怪,人怎么能沒有宗教呢?
而印度教的人信鄴,鄴怎么解釋呢?你的前世今生都是你的鄴,你的出生,你未來的工作都是你的鄴,怎么說呢?印度教也是佛教的一部分,想起了我們一直說的靈魂,然而佛教否認靈魂的存在,他們提倡轉世,他們說轉世的不是靈魂,而是業,也叫做羯磨,指的是一種精神機制,轉世則可以無數次。正是因為如此,你的每一次轉世都是你的業,也就是說,從一出生起,你的所有一切都是固定的,不出意外,永遠也不會發生改變,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就是,你的父親是做什么的,你就是做什么的,你的祖祖輩輩也就是做什么的,你是一個富人,這說明你的祖輩都是富人,而你是一個窮人,你的祖輩也都是窮人,根本不會出現富不過三代的可能,有的工作還有專門的姓氏,印度對掃廁所的就有專門的姓氏,并且嚴格到你父親掃的是哪一片區域,你也會是哪一片區域,不會發生改變。
對于佛教,自己一直以來的思想就停留在少林寺,和尚和西游記,沒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也并不覺得他們有什么理念,只知道佛教提倡苦行,不吃肉,只吃素,忌殺生,和尚都是頑固派的,啰嗦,脾氣臭的不行,后來在博爾赫斯的《七夜》中對于佛教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說,佛教認為苦行是合適的,不過需要在嘗試人生之后,誰也不應該一開始就拒絕一切。佛法并不是宣傳苦行,對于佛陀來說苦行是一個錯誤。人不應該沉湎于肉體生活,因為肉體生活是低下的,不高尚的,煩人的痛苦的;也不應該沉湎于苦行,他主張中道。
這里還有一個關于佛陀的故事:箭
有一個人在戰場受傷了,卻不讓人把箭拔掉,在拔劍之前,他想知道射手的名字,屬于哪個種姓,箭的材料是什么,射手當時在什么地方等等。在爭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他死了。“而我正相反”佛陀說,“我要教的是拔箭。不應該在無用的問題上浪費時間。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把箭拔去。
宗教對印度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進行的,當然宗教可能會讓人的底線降低,但是不要忘記宗教汪汪有著極大的信仰,如果真的成為敵對的雙方,一個懷著信仰的人往往是不可戰勝的。
除了宗教之外,我們對印度的印象還處于2007年所做的統計,比如他們文盲率,輟學率非常高,人口飛速增長,男女比例性別比失衡,以及印度的火車或者大巴都是沒有門的,而且擠滿了人,幾乎都已經溢出來了,人幾乎只有一只手抓著車廂,整個身子都在外面。
據了解,這確實是事實,但只是一部分,印度的勞動力價格十分廉價,一個在印度住過一年的朋友說,他們在找房屋的時候,中介問他們需不需要打掃衛生的,做飯的以及洗衣人員,每個月只要相當于人民幣30元的盧比就好,印度一個中等的家庭每個月并不用付出很多就可以享受類似于這種貴族的服務。當他們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就有人專門跟在他們后面,問需不需要幫忙提籃子的服務,每次只要一塊錢,這就相當于我們每次選擇一個推車在超市購物。
印度的有些公共交通確實是沒有門的,但是呢,因為真的行駛的很慢,所以有沒有門也就無所謂了;此外,那個載滿人的車廂確實是有的,但只是個別,一般來說,只有兩三種車是這樣子的,而且都是后幾節車廂,因為這幾節車廂是免費的,只要你可以擠上去就行。而其他的車廂則是收費的。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畢竟,作為一個人口僅次于我國的大國,其人口紅利正要到來,一些發達國家的產業正向印度轉移,經濟依舊保持高速增長,其軟件行業號稱世界第二,陸軍實力號稱全球第三,整體軍事實力排名第四,并且緊緊抱住一些金主的大腿,都是不容小覷的。
雖然中印邊界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犯我國土,必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