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作坊回來兩天了,心里有些堵,有些情緒來不及梳理。課堂上那個再次播放的小猴子和拉布拉多的故事,仍然讓我感動,我在想,我和他的關系,我特別想做陪伴那只驚恐的小猴子的拉布拉多,成為他身邊那個穩定安全的客體,可是為什么好像我沒有辦法去做到呢?
這兩天這個疑惑時不時地冒出來,甚至忍不住有點想去跑去給周老師留言,讓他告訴我答案,可還是忍住了,讓自己好好坐下來開始了自由書寫。我想,是不是因為我還有自己的傷沒有完全療愈或者是因為我太急于把他從漩渦中拉出來呢?所以我沒有辦法成為那只拉布拉多,一是因為那只小拉布拉多并沒有想要為那只小猴子做些什么,它只是作為一個安全的存在那里而已,它并沒有專門的為小猴子做些什么,也沒有把它當成一個有創傷的猴子,它只是本身存在在那里,做自己該做的而已。
也許成為自己并且陪伴在一旁就夠了并不需要焦躁的去做些什么。我這么焦躁的想要把他拉出來,想要為他做些什么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到底是為了他,還是為了自己?如果對方本身就僅僅想要的是目前的狀態呢?他并沒有問你要任何東西,也沒有給予任何幫助,那么這些幫助就是你自己給予的,需要的。他是懂得如何取悅自己的人,某些方面比我更愛自己的人,他如果需要,自然會開口去要的吧。那么也就是說,我這些自以為是的分享,也許對他而言并不是幫助,這種暗藏的傲慢,會讓對方更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吧?
所以我想這些所謂的幫助并不是為了他而做,也并沒有為了他好,而是為了自己而做的。這些的背后,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因為我見不得別人難過,尤其是,我在乎的人,似乎如果對方因為我難過,我就特別的想要去負責,甚至討好的心態,可能也并不會讓我自己舒服,因為我的內心,把自己抽離出來,以更有能力更高高在上的方式,去付出我看似的關心,可能實則是因為害怕面對自己的感受。
因為自己的行為引起別人的情緒,那樣似乎我就成了壞人或者是罪人,害怕去面對內心真正的那種內疚的感覺,因為不敢面對這種愧疚和"自己是壞的"的感受,所以就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現了。哦,我終于明白了,周老師說的同情不是愛。拯救者的面具下,是虛假的,虛弱的自己,那更不是愛,而是逃避和懦弱。
直面自己,轉身回來,面對自己,永遠才是真正的成長和愛。我想,我仍然可以做一個穩定的陪伴者,只是不需要耗盡能量,甚至為他人的人生負責,這樣的關系里沒有平等否定了對方的力量,更談不上愛,真正的愛,一定是平等的,真實的,指向成長和自愛的。
老師說兩個人在一起不是為了痛苦。想起課堂上cxy的故事,愿意不把彼此禁錮在夫妻的名分下,而是更看重對方的快樂,更看重對方在關系中的真實,愿意讓愛流動,不被任何東西束縛,這才是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愛和尊重吧。人,永遠比關系更重要!
讓愛流動不被束縛,這也是我要的!我也愿意更勇敢的真實面對內心的愧疚與"壞的"感受,而不再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去給予對方什么,為對方付出什么。時刻小心的覺察自己每個行動背后的動機,小心自己想要改變對方而落入舊有的模式中。而是直接的不斷地回到自己身上來。而對方想要什么,選擇怎樣的人生,我需要相信對方有能力和力量去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明確界限,為自己的人生感受和行為負責,成為自己,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