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兒,鳴叫一時響徹整個夏日,因為這是它的歸宿;匠人,一絲不茍專注于一件作品,因為這是他的使命。
? ? 河岸旁的柳絮在春風的吹拂中輕輕搖曳著,纖細的枝條彎垂,接觸著微微波動的水面,水面倒映著天空飛過的鳥兒與金黃的小日。這時,河水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大,岸邊蹲著一個面容秀氣,五官端正并帶有書生意氣的小生,手中的竹筍在河水中清洗著,一上一下。隨后,他停止了舞動,發現其中一顆竹筍有個洞,竹筍是他的師兄挖竹子的時候挖到的,并交給他去清洗就可以飽餐一頓。他將有洞的弄掉,再洗一遍,起身,朝師兄家走去。
? ? 兩人年輕的時候就同拜村里的制筆老人為師,學習毛筆的制作工藝。久而久之兩人的兄弟情就越來越好了,雖然師弟不會,但師兄總會耐心地教導,直到年老的師傅離世,兩個人才分開了。師兄結了婚并且也快要成為父親了,而師弟卻還是一個人生活。師弟來到師兄家后,將那根有洞的竹筍給了師兄家,自己食用著另一個。
? ? 日復一日,柳絮紛飛,慢慢地凋落,河水的水面也見不到鳥兒的倒影了,進入秋季的鄉村變的有些寂寥、凄涼。師兄在家勤勤懇懇地做著自己的筆藝,手動著師傅教過的一遍又一遍的技藝,硫磺熏后的筆格外白皙,白白胖胖似乎有些可愛。每當傍晚時分,師兄都會到后山的竹林里去尋找好的竹枝用來制作精美的筆桿。每完工后的毛筆,都會被他用一個別致的木盒裝飾起來,顯得像是擺飾品而不像是工作品。
? ? 學藝不精的師弟決定放棄手中的技藝,打算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并且也得到了師兄的支持,師兄也會每月地給他寄生活費,直到他出人頭地。
? ? 師弟來到一國家機構服試用期。有一天,上面的領導下達通知,說過幾個月要開展一個重大的會議,但對于這一小小的部門來說是沒有足夠的空間設置和足夠的資金去布置會議場地的,為此,使得部門的負責人有些頭疼。聽到這一消息的師弟覺得自己的好運來了,他策劃了一個方案提交給了領導,領導看了覺得不錯,場地有了,可是場地的布置卻有些麻煩,沒有任何裝飾的裱畫。師弟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求書畫家或畫家提筆,可是沒啥禮品人家會輕易地給你作品嗎?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家里的師兄,找師兄要了好些毛筆,開始師兄有些疑問,但畢竟為了師弟的前程,把自己多年辛苦的上等品都交給了師弟。用了筆的畫家、書法家都連綿不絕地稱贊,也獻上了各自的作品。裝飾了裱畫的會議室增添了一種“文學”的氛圍,領導對此表示極度贊揚,問其原因,師弟回答到:“這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完成的,沒有任何人的幫忙”,領導大笑:“好好好,后生可畏啊!前途無量!”一個星期過后,師弟不僅成為正式員工而且官階也上了好幾等,一下子風光滿面。
? ? 嘗到甜頭的師弟變得越來越官僚化了,一種官風氣息油然而生。有了自己的辦公室,辦公室里掛著“陶潛”兩個大字,全景式窗戶,非常豪華。相反,家中的師兄和妻子依舊住在古式的房屋里,屋墻上掛著當年師傅寫的“勤”這個大字,破磚瓦礫,墻隙里經常會透著風吹進來。師弟天天大酒大肉,海鮮美味;師兄日日簞食瓢飲,粗茶淡飯;師弟辦公桌上笑談風聲,師兄制筆凳上默默無聞,勤勤懇懇。
? ? 最平凡的人一生中總會有最不濟的事發生。在一天夜里,師兄的孩子突發高燒昏迷,送進醫院搶救后才知道得了一種很奇怪的病,這種病從他在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究其致病的方法就是要找到合適的人選捐獻骨髓,而且資金龐大,但對于師兄一家來說是真的很難辦到的,本來清苦的他們哪能湊齊手術的錢為孩子治病。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師兄來到師弟工作的地方,打算求助于他,可這時正好碰到領導詢問有關畫作的事,問他毛筆的制作師傅是誰時,站在旁邊的師兄插了一句話,雖然是支支吾吾的聽不清,但惹怒了師弟,師弟罵道:“你個老東西,你是誰啊?我什么時候見過你,認識你啊?趕緊離開這,快滾!”領導只是看著不說話,而師兄的眼里早已含滿淚水,像一個挨了批評的孩子委屈地離開了。從此,師兄弟二人再也沒有聯系過了。
? ? 一段日子過后,由于資金的缺乏,醫院不給予手術治療,孩子被無辜的結束了生命,師兄夫妻倆泣不成聲,含著怨恨埋了自己的孩子。當天,暴風雨來臨,早已破敗不堪的老房子已經被吹塌了,夫妻二人無家可歸,蜷縮依偎著一起,淋著雨,受著風的吹打,平凡的生活落到如此不平凡的下場,令人哀嘆。
? ? 奢侈的人生最終會面臨殘酷的現實。師弟因為貪污受賄,被雙開,由于涉及的量較大,被判處無期徒刑。辦公室被拆除的時候,那張“陶潛”的字,顯得特別的大,特別地引人注目。
? ? 秋風走了,楓葉落了,寒霜出現,給這個冷漠的世界再添一分悲涼。鳥兒不會回來了,柳樹也不接吻于水面了,這個世界不一樣了,黯淡無光……
? ? 人之初,性本善,是說給師兄聽的;人之初,性本惡,是說給所有人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