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美麗的春天里,學(xué)春天的詩詞。春天真美,有好多人用詩歌贊美她。
1.唐.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舊時俗話說:“見多情易厭,見少情易變。”這首詩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貴之處在于闊別而情愈深,跡疏而心不移。詩的最后兩句是:“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捕捉了思婦在春風(fēng)吹入閨房,掀動羅帳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她忠于所愛、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蕭士赟說:“末句比喻此心貞潔,非外物所能動”,正好被他一語道著。從藝術(shù)上說,這兩句讓多情的思婦對著無情的春風(fēng)發(fā)話,又仿佛是無理的,但用來表現(xiàn)獨(dú)守春閨的特定環(huán)境中的思婦的情態(tài),又令人感到真實(shí)可信。春風(fēng)撩人,春思纏綿,申斥春風(fēng),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結(jié),恰到好處。
2.【唐】(皇甫冉)? 一首七言律詩 《春思》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jī)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dú)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這首詩充滿思遠(yuǎn)之情和孤獨(dú)凄清的感慨。新年伊始,春意盎然,最能引起妻子對征夫的懷念。本詩興味雋永,情意綿綿:“樓上花枝笑獨(dú)眠”,頗有詞一般的幽婉。
3.春風(fēng)是忙碌的。南宋詩人方岳《春思》
春風(fēng)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
此詩寫春風(fēng)與花柳一路同行,為燕子作泥、蜜蜂釀蜜創(chuàng)造條件,又吹來瀟瀟春雨,且即時放晴。春風(fēng)的忙碌,從這組傳神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可窺見一斑。
4.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的七絕《春思》
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5.唐朝陸龜蒙《春思》
怨鶯新語澀,雙蝶斗飛高。作個名春恨,浮生百倍勞。
6.(唐)杜牧《春思》
豈君心的的,嗟我淚涓涓。綿羽啼來久,錦鱗書未傳。
獸壚凝冷焰,羅幕蔽晴煙。自是求佳夢,何須訝晝眠。
7.(唐)羅隱《春思》
蕩漾春風(fēng)淥似波,惹情搖恨去傞傞。燕翻永日音聲好,柳舞空城意緒多。
蜀國暖回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zhuǎn)遏云歌。可憐戶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爾何。
8.(唐)馬戴《春思》
初日照楊柳,玉樓含翠陰。啼春獨(dú)鳥思,望遠(yuǎn)佳人心。
幽怨貯瑤瑟,韶光凝碧林。所思曾不見,芳草意空深。
9.《春思二首》(唐)陸龜蒙
竹外麥煙愁漠漠,短翅啼禽飛魄魄。
此時憶著千里人,獨(dú)坐支頤看花落。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綠旆當(dāng)風(fēng)懸。
誰家無事少年子,滿面落花猶醉眠。
11.《春思二首》(唐)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fēng)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紅粉當(dāng)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殺長安輕薄兒。
12.《春思二首·其一》(唐)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fēng)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13.《春思二首》(唐)張窈窕
門前梅柳爛春輝,閉妾深閨繡舞衣。
雙燕不知腸欲斷,銜泥故故傍人飛。
井上梧桐是妾移,夜來花發(fā)最高枝。
若教不向深閨種,春過門前爭得知。
14.《酬杜麟臺春思》(唐)崔湜
春還上林苑,花滿洛陽城。
鴛衾夜凝思,龍鏡曉含情。
憶夢殘燈落,離魂暗馬驚。
可憐朝與暮,樓上獨(dú)盈盈。
15.《春閨思》(唐)王涯
愁見游空百尺絲,春風(fēng)挽斷更傷離。閑花落盡青苔地,盡日無人誰得知。
16.《春思贈人》(唐)柳中庸
紅粉當(dāng)三五,青娥艷一雙。
綺羅回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驚金彈,拋杯瀉玉缸。
誰知褐衣客,憔悴在書窗。
17.《春思寄夢得樂天》(唐)令狐楚
花滿中庭酒滿樽,平明獨(dú)坐到黃昏。春來詩思偏何處,飛過函關(guān)入鼎門。
18.《客中春思》(唐)李中
又聽黃鳥綿蠻,目斷家鄉(xiāng)未還。春水引將客夢,悠悠繞遍關(guān)山。
19.《幽居春思》(唐)韋莊
綠映紅藏江上村,一聲雞犬似山源。閉門盡日無人到,翠羽春禽滿樹喧。
20.《寧州春思》(唐)項斯
失意離城早,邊城任見花。
初為斷酒客,舊識賣書家。
寒寺稀無雪,春風(fēng)亦有沙。
思?xì)w頻入夢,即路不言賒。
21.《如夢令(春思)》(宋)蘇軾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
22.《蝶戀花(春思)》(宋)吳禮之
滿地落紅初過雨。綠樹成陰,紫燕風(fēng)前舞。
煙草低迷縈小路。晝長人靜扃朱戶。
沉水香銷新剪苧。欹枕朦朧,花底聞鶯語。
春夢又還隨柳絮。等閑飛過東墻去。
23.《惜分飛(春思)》(宋)辛棄疾
翡翠樓前芳草路。寶馬墜鞭曾駐。
最是周郎顧。尊前幾度歌聲誤。
望斷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處。
聞道春歸去。更無人管飄紅雨。
24.《青門引(春思)》(宋)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fēng)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fēng)吹醒。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25.《如夢令(春思)》(宋)方岳
知是誰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語。
深入繡簾來,無奈落花飛絮。
春去。春去。且道干卿何事。
26.《望湘人(春思)》(宋)賀鑄
厭鶯聲到枕,花氣動簾,醉魂愁夢相半。
被惜余薰,帶驚剩眼。
幾許傷春晚。淚竹痕鮮,佩蘭香老,湘天濃暖。
記小江、風(fēng)月佳時,屢約非煙游伴。
須信鸞弦易斷。
奈云和再鼓,曲終人遠(yuǎn)。
認(rèn)羅襪無蹤,舊處弄波清淺。
青翰棹艤,白蘋洲畔。盡目臨皋飛觀。
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歸來雙燕。
27.《臨江仙(春思)》(宋)劉光祖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來獨(dú)自閑行。
畫簾東畔碧云生。也知無雨,空滴枕邊聲。
一簇小桃開又落,低頭拾取紅英。
東風(fēng)相送忘相迎。梨花寒食,到得錦宮城。
28.《賀新郎(春思)》(宋)劉過
院宇重重掩。醉沈沈、亭陰轉(zhuǎn)午,繡簾高卷。
金鴨香濃噴寶篆,驚起雕梁語燕。正一架、酴醿開遍。
嫩萼梢頭舒素臉。似月娥、初試宮妝淺。風(fēng)力嫩,異香軟。
佳人無意拈針線。繞朱闌、六曲徘徊,為他留戀。
試把花心輕輕數(shù),暗卜歸期近遠(yuǎn),奈數(shù)了、依然重怨。
把酒問春不管。枉教人、只憑空腸斷。
斷腸處,怎消遣。
29.《鎖窗寒(春思)》(宋)王沂孫
趁酒梨花,催詩柳絮,一窗春怨。疏疏過雨,洗盡滿階芳片。
數(shù)東風(fēng)、二十四番,幾番誤了西園宴。
認(rèn)小簾朱戶,不如飛去,舊巢雙燕。
曾見。雙蛾淺。自別后,多應(yīng)黛痕不展。
撲蝶花陰,怕看題詩團(tuán)扇。
試憑他、流水寄情,溯紅不到春更遠(yuǎn)。
但無聊、病酒厭厭,夜月荼コ院。
30.《浣溪沙(春思)》(宋)陳德武
庭院深沈絕俗埃。綠苔因雨上層階。
畫簾低卷燕歸來。
月似有情中夜入,花何無語向人開。
漫勞飛夢到天臺。
31.《玉樓春(春思)》(宋)嚴(yán)仁
春風(fēng)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
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意長翻恨游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
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32.《畫堂春(春思)》(宋)王灼
暖風(fēng)和雨暗樓臺。余寒巧作愁媒。
半春懷抱向誰開。忍淚千回。
斷夢已隨煙篆,醉魂空殢瓊杯。
小窗瞥見一枝梅。疑誤君來。
33.《杏花天(春思)》(宋)謝懋
海棠枝上東風(fēng)軟。蕩霽色、煙光弄暖。
雙雙燕子歸來晚。零落紅香過半。
琵琶淚揾青衫淺。念事與、危腸易斷。
馀酲未解扶頭懶。屏里瀟湘夢遠(yuǎn)。
34.《烏夜啼(春思)》(宋)李甲
樓上縈簾弱絮,墻頭礙月低花。
年年春事關(guān)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
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35.《南柯子(春思)》(宋)田為
團(tuán)玉梅梢重,香羅芰扇低。
簾風(fēng)不動蝶交飛。
一樣綠陰庭院、鎖斜暉。
對月懷歌扇,因風(fēng)念舞衣。
何須惆悵惜芳菲。
拼卻一年憔悴、待春歸。
36.《重疊金(春思)》(宋)趙善扛
玉關(guān)芳草黏天碧。
春風(fēng)萬里思行客。
驕馬向風(fēng)嘶。道歸猶未歸。
南云新有雁。望眼愁邊斷。
膏沐為誰容。倚樓煙雨中。
37.《杏花天(春思)》(宋)吳禮之
悶來憑得闌干暖。自手引、朱簾高卷。
桃花半露胭脂面。芳草如茵乍展。
煙光散、湖光瀲滟。映綠柳、黃鸝巧囀。
遙山好似宮眉淺。人比遙山更遠(yuǎn)。
38.張維屏 (清代)《新雷》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39唐代(韓愈)《晚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40《水檻遣心二首》唐代偉大詩人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41.近代著名詩人、政治家邱逢甲? 《春愁》
春愁難遣強(qiáng)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42.杜牧《悵詩》
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43.《落花落》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體詩
落花落,落花紛紛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撩亂入中帷。
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閑,羅袂紅巾復(fù)往還。
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fù)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
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45.秦觀的《三月晦日偶題》,富有哲理,蘊(yùn)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jìn)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于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
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