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人為什么會做夢?
你是不是會在夢中抽搐,然后驚醒?是不是會夢到一些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的事?是不是明明剛醒的時候還能記住夢到了什么,卻在下床后大腦一片空白?然后又在一段時間后經歷某些瞬間覺得自己曾經經歷過。
那么,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一切究竟是為什么?
弗洛伊德,提出了解析夢境意義的假設。他說,夢是無意識欲望的偽裝。我們在睡眠時,“自我”會放松對“本我”(也就是本能)的控制,于是我們最原始的畏懼和欲望因此得以逃脫,并且呈現于有意識的心靈上。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做夢像一種瘋狂的狀態,會產生大量的視覺,卻大半和真實無關,充滿了情緒和象征符號,內容無規律可循,而變化形式具備無窮的可能。做夢很可能是大腦記憶庫中,資訊重組編輯時所產生的副作用,而不像弗洛伊德所想象的,來自逃過大腦審核的野蠻情緒和隱藏的記憶。
那么這兩種情況好像都有一定道理,又好像在某些地方不完全符合。
《知識大融通》這本書其中一個章節以一種融通的形式帶我們走進夢的世界。“融通”這個詞,字面上的意義是:經由綜合跨學科的事實和以事實為基礎的理論,創造一個共同的解釋基礎,以便使知識融會在一起。
那叫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我們心中藏了很久卻一直被忽略的問題。
為什么會想睡覺?
當神經細胞內特定的化學傳導物質,例如胺類分子,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和5-羥色胺(serotonin),濃度下降時,大腦就開始想睡覺。
為什么電視劇里總說身體冷的時候睡著會有危險?
在睡眠中,身體的隨意肌會癱瘓下來,溫度調節的功能也相對降低。
為什么在夢中我們很少感覺到身體的不適?
比如疼痛、暈眩、口渴或饑餓;少數人會發生呼吸暫停——在睡眠中暫時停止呼吸。這種現象可能以窒息或淹死的圖像出現在夢中。夢里也沒有味覺或嗅覺,因為在昏睡的大腦中,這些感官的通道在乙酰膽堿的沖擊下都關閉了。
為什么我們總是記不清夢里發生了什么?
除非我們能在做夢后不久就醒來,要不然不會記得任何細節。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夢會被完全遺忘;少數人甚至錯以為自己根本不做夢。這種令人震驚的健忘癥,顯然是因為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的低濃度造成的;因為短期記憶轉變成長期記憶時,需要這些分子的存在。
夢的功能是什么?
生物學家通過對動物和人類的詳細研究,暫時得到的結論:大腦在睡眠中,會將清醒時學習到的資訊加以分類鞏固。更進一步的證據顯示,其中至少有一部分過程,尤其是經由反復練習而增進的認知技巧,會只局限在REM睡眠時期,也就是做夢時。乙酰膽堿本身的流程,也許是整個過程中極重要的部分。做夢能激發強烈的內在活動和情緒反應,這項事實促使部分研究人員提議,REM睡眠具有更深奧的達爾文式功能。當我們做夢時,情緒會變得更深刻,求生和性活動方面的基本反應也會有所改進。
很多人喜歡做夢,因為做夢不受外在世界資訊的限制,又缺乏真正時空中的架構和連續性,所以大腦快速產生的圖像常常是變幻不定的,而且是關于一些不可能發生的事件。我們會在空中飛翔,在深海里游泳,在遙遠的外星球上行走,或者和死了很久的父母談話。進進出出的,有人、野獸和無名的幽靈。這是一個逃離現實的世界。我們在夢中是瘋狂的,像狂人般在漫長無盡的夢境里遨游。
那么,看過這篇文章后,今夜你的夢里又會出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