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沒能及時回復你
文/不二
一次,好友用質問的語氣問我,為什么沒有回復他的消息卻在朋友圈更了新,我除了一臉尷尬還是一臉尷尬,依舊不知道如何去解釋。
一直知道自己有一個習慣:
一些消息看到后不知道如何回復怎么說都覺得尷尬,索性就不回復了;有時候兩個人聊天,該說的也已經說了,沒有什么話可接,所以也就單方面戛然而止;忙碌的時候看到不是太重要的消息想著一會回復,過了時間就覺得沒什么必要了;類似于老是問我在干嗎、吃飯了嗎的消息也只有在特別閑的情況下才會接幾句;一些消息發過來心里自動回復也就沒有后話了......
總之,我不是一個能及時回復別人消息的人。
閑到爆只能抱著手機的時候除外。
不是說,故意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也不是說懶得搭理別人。
而是,我覺得,成年人的友誼應該是理智的,真正感情牢固的朋友不會計較陪伴的時間,而在乎陪伴的質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屬于自己的忙碌,有事就聯系,沒事就各忙各的。
我不喜歡把自己的時間與他人綁定在一起,我也不喜歡綁定他人的時間。
年少的時候,沒有人陪同會覺得異常孤單,習慣了三兩好友的相聚與陪伴,所以在身邊沒有熟悉的友人時會突然慌神。
長大后,你會明白,成長,就是開始意識到,很多事情未必是自己所認為的那樣。
你以為,你的朋友不能及時回復你,是因為你不再變得重要。你太看重自己在他人心里的地位,大概是因為你的生活里再沒有其他更重要的內容。
人為了夢想生活,總是要承擔一些隨之而來的負擔以及必要的犧牲,忙碌所帶來的壓力和焦慮就是我必須要承受的負擔,而人際交往就成了最大的犧牲。
也是上大學之后,才越來越覺得人際關系的微妙,不花時間與金錢的感情越來越少,再好的感情都需要去經營。而我恰恰不太懂。
因為不能及時回復所有人的消息,一些人不會像往日那么熱情頻繁的找你聊天;電話里也不懂得噓寒問暖問候所有最近發生的事,所以電話聯系的也僅僅是幾位好友;朋友圈里不會給所有人點贊,所以永遠只是微信上的好友。
對不起,我不能做到時刻拿著手機回復您所有的消息。
但是,如果你有事需要幫忙,我一定義不容辭。
經歷了幾年的大學時光,越來越覺得手機里的朋友離我又近又遠。近到我可以隨時知道他今天干了什么,吃了什么,新去了哪些地方,甚至幾年里換了幾個女朋友;遠到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他的容貌(照片除外),不知道朋友圈光鮮外表下的他日子過得是否舒心。
以前的自己也是無比喜歡在手機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今天做了什么、心情如何,盡是一些無聊的感慨,那時候覺得別人的評論以及點贊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仿佛點贊與評論就是對我最好的認可。找朋友聊天,回復消息的快與慢,讓我確定著在這段關系里自己的重要性。其實,真的是因為自己把生活過得既糟糕又無聊,除了這些虛擬的點贊之交與閑聊,再沒有了其他重要的內容,換句話說,就是太閑了。
我終于不能做到在群里經常與大家親熱地聊聊天,也不能每天問候誰的早餐與天氣,有人說我變了,冷漠了,關系淡了。
很抱歉,有時候真的想念,卻也要因為自己人生里一些正經事,貢獻著自己所有的力量。
我希望,我們在自己獨立的生活里活得異彩紛呈,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思想,做好自己,彼此進步。
一直以來,連閨蜜間我也沒能做到秒回消息,偶爾的聊天在簡單寒暄或者談完事情后就干凈利落的結束,喜歡這種狀態,你不會因為我回復的速度質疑我們的友情,也不會因為寥寥幾句的對話覺得關系單薄,不會讓我覺得因為沒有說客套的話語而有壓力,也不會影響再一次見面時的相談甚歡。
我不想兩個人之間要靠一直說廢話來維持氣氛。
也有一位朋友,讓我覺得交往非常有壓力,要常常注意到對方的情緒,說話做事也不能放得太開,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我覺得不能很好的做自己,對方也總是糾結著我的喜怒哀樂。
我覺得感情需要維持,也需要彼此思想的契合與雙方的信任,你不能把我綁的太死,我不能把你看得太重。我們需要給彼此留足空間,也需要給自己留方天地。
再一次,抱歉,如果你因為我不能及時回復你的消息而懷疑我們的感情,請盡情拉黑刪除。
可能我們真的不熟。
“我忙,你說,我聽著,等等回?!?/p>
“好。”
從此,
我只愿對我的朋友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喜歡請盡情點贊、轉載、分享
公眾號
不二日記
歡迎新朋友,謝謝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