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上我回了一趟下關,去尋找記憶中的美食。
我是在南京市下關區出生的。
“下關”,這個充滿老南京氣息的名字,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叫法--“城北”。
城北沒有秦淮的漿聲燈影,沒有玄武的擁湖抱翠,也沒有河西的富麗堂皇,這里有的,只是停住的時間和人間煙火。
我的爸爸是鐵路職工,每天都要趕“交通車”,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接送爸爸時,看著火車“逛吃逛吃”地進站,再“嗚”的一聲“逛吃逛吃”地開走。
一到夏天,便是我的節日。沒有空調的仲夏,爸爸喜歡夾著一卷涼席,躺在火車月臺上納涼,而奶奶則在家煮上一鍋綠豆湯,等著爸爸回來。我就這樣陪著爸爸坐在涼席上,凝望著鐵路的遠方,等待火車頭前的兩盞燈,突然的出現在鐵軌上。
月臺旁的鐵路橋是90年代修建的,這座橋上留著我的初戀回憶吶。初二的夏天,每逢放學,我便默默騎著單車陪著那個女生回家,她一直以為我跟她只是順路,但她不知道,每次我繞遠路送完她之后,便會從這座橋上偷溜回家呢。
從鐵路橋上下來,便到了工農新村,這是我長大的地方。每到傍晚,鐵路交通車載回下班回家的鐵路職工,他們總是夾著當天的報紙魚貫從工農新村里穿過,每到這時候,這里便會洋溢起濃厚的煙火氣息。而我最感興趣的,是路邊攤主們售賣的油端子,糍粑,混沌,鍋貼,面條和生煎包。
下班的人們趕著回家吃飯,顯得行色匆匆,而我卻很悠閑,我常買上想吃的點心,順著人潮走動,假裝自己是他們中的一員。有的時候,耳朵被人抓的痛起來,那就是被爸爸逮著了,要回家挨板子咯。
這是我記憶里的城北,永遠都忙忙碌碌,永遠都風塵仆仆。這里的人們忙著戀愛,忙著賺錢,也忙著盡情地生活。
有道是“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朋友,當你想念起夢開始的地方,不妨來到南京城北,走一走,逛一逛。
我是小乙,愿我們都能積極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