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直都需要做的,是選擇,是決定,這才是愛的能力,這才是人的生存能力。
人所需要的,是在多種可能中做選擇,是做決定,即使是錯誤的決定。
別人替你做的決定,就算是對的,也在傷害你的獨立性,它讓你依賴,以至于失去選擇能力。
——連岳
笑來老師說,讀到他認為重要的文字時,他會重復的讀,會大聲的誦讀,會在電腦上一個字一個字的敲打出來,會在紙上一筆一劃的寫出來。
今天讀到的連岳的這篇文字,我也要重復的讀,在電腦上一個字一個字的敲打出來,在紙上一筆一劃的寫出來。
因為我覺得,這段話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連岳在說這段話之前,先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紀錄片中,一只小北極熊到北極科考隊的小屋前求助,科學家并沒有給小熊食物,而是趕走了它,因為科學家知道,給小熊依賴只會讓它喪失生存能力。
我覺得我就像那只小熊,在工作或生活中,我經常過度參考他人的看法和決定,我會很懷疑別人的看法,但因為我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能力太弱,會禁不住想要使用別人做出的選擇或決定;
于是我總容易陷入一種痛苦中:明知道依賴別人不好,卻在恐慌之下,仍忍不住向別人求助,既懷疑別人,又感覺自己無能。
知行不能合一說明我根本沒有真正的理解這個“知”。
我知道做事時要做正確的事,但是卻不知道,“正確”與否需要我自己進行判斷和選擇。
奶牛Denny說的“從今以后做一臺自己給自己編程的電腦,哪怕慢一點,也不再用他人的程序來運行自己的人生?!币采钌钣|動過我,可是我仍然沒有做到,仍然會過度參考別人的看法,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我認為連岳和奶牛Denny說的東西雖然看起來是對的,但是是有風險的。比如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如果錯了呢,如果錯的很厲害了呢,如果錯的無法挽回了呢?
舊的思維慣性仍然統治著我。
既然恐懼統治著我的思維,那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恐懼來對付舊思維。
如果我還不愿意自己做選擇和決定,那我以后就會像被提供食物的小北極熊一樣,失去生存能力,最終成為依賴者、缺乏魅力者、缺乏活力者甚至死亡。
現在謀劃下踐行的方法,我當然不是全部事情都沒有做決定的能力,我只是不知道可以磨煉這種能力,不知道它是我生存的爪牙,需要時時磨礪,越是疲憊和危險,越要使用。
1、所有需要選擇和決定的事情,最終都要經過我審核,經過我再次進行選擇和決定后,再實行。
2、做決定不意味著強硬及和別人作對,我要停止抱怨和憎恨讓我執行我不贊成的決定的人,如果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要接受并在我權力范圍之內,進行適當的選擇和決定。
3、事情緊急或重大的時候,我可能還會回到舊思維,我要接受這種情況,不去幻想一下子就轉變過來。
4、每天寫反思日記的時候,在“積極主動”這個選項下反思,我今天是否做到了自己決定,是否磨煉了自己做選擇和決定的生存必需技能。
開始,GO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