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到了,有媽媽的孩子是幸福的。而我人到中年,母親已經因為一場車禍過世5年了,每逢清明節,婦女節,春節……都會加倍想念媽媽。這篇文章寫給我的媽媽,也獻給天下為了子女勞碌一輩子的媽媽。
一,讓我迷茫的親戚關系
12歲那年春節,去二姑家拜年。因為那個春節下了一場大雪,路特別滑,等我和弟弟到二姑家時已經中午。
奇怪的是我舅舅和舅媽帶著表弟亮子也在姑姑家里。亮子嘴甜,追著我二姑父要壓歲錢。二姑父逗他:“你叫我舅舅,我就給你壓歲錢。”二姑走過來,給了亮子一個紅包,亮子歡快的說:“謝謝舅媽,舅媽過年好,年年有余。”一群親人哄堂大笑,夸亮子聰明。
在眾人的快樂里,我卻有些懵逼:亮子叫我媽媽姑姑,叫我姑姑舅媽,我叫亮子媽媽舅媽。這是怎樣的親戚關系啊?以前沒有這樣齊聚一堂過,或者說沒有關注過這復雜的親戚關系。
就連吃中午飯,我還糾結在這種稱呼里,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里,我問媽媽,怎么回事。
媽媽沉默了好久,我在一邊不停的催促,她終于說話了:“我家里是地主家庭,因為成分不好,你舅舅說不下媳婦,而你爺爺家也是富農,你爸爸也說不下媳婦,你姑父因為家貧,也說不下媳婦。后來三家轉親,我嫁給你爸爸,你爸爸的妹妹嫁給了你姑父,你姑父家的妹妹成了你舅媽。”
那時候我已經偷偷的看瓊瑤的小說,知道了男人和女人有愛情才能結婚,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于是問媽媽:“你沒有愛情嗎?年輕時沒有男孩子喜歡嗎?”媽媽摸摸我的頭說:“媽媽不懂愛情,也沒有愛情。這輩子就是為親人活著。”
說完這話,媽媽的眼角有些濕潤。我很同情媽媽,感覺沒有嫁給愛情的媽媽真可憐。好在爸爸對媽媽言聽計從,媽媽是家里的女王。
二,當媽媽很辛苦
后來爸爸過世了。
媽媽一個女人養著我們三個孩子,其中的辛苦無法言說。記得那年暑假,和媽媽一起去田里給玉米上化肥,媽媽從板車上搬下100斤的化肥,氣喘吁吁的樣子讓我心痛。我拉著她的手,不讓她一個人搬,我們兩個人一起抬一包化肥。
等給那二畝地上完化肥,已是烈日當空。坐在地頭的樹蔭下,媽媽遞給我水壺:“快喝點水,累壞了吧!”我接過水壺一陣猛喝,媽媽摸摸我的頭,透過頭發我都能感覺到她雙手的粗糙。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再苦再累我砸鍋賣鐵都供你。”媽媽說出這句話時我滿眼都是淚。
三,媽媽在抹眼淚
一晃五年過去了。
媽媽像一頭老牛,還在用她孱弱的身軀努力的支撐著我們的生活。弟弟和妹妹讀了初中,我已經高三了。媽媽的負擔更重了,這么多年沒見媽媽穿過一件新衣服。好多次和她提過我要出去打工賺錢,媽媽一直不同意。就這樣擰巴著。
參加完高考,分數還沒有下來。我和媽媽商量著去廣州打工掙點學費,媽媽終于同意了,反復的叮囑著出門在外要注意的事情。
坐上公交車,我回過頭看見媽媽在抹眼淚,那一刻兒,我的心里酸澀無比。
四,不忍讓媽媽的辛勞,換我的詩和遠方
我去廣州的時候是1998年7月,因為有高中畢業證,順利的找到了工作,而且薪水也不錯,三個月能抵媽媽在田里勞作一年了。
記得第一個月發了960元工資,我通過郵政寄回家900元,剩下60元做零花,公司包食宿。收到錢后,媽媽給我打電話問我:“你發了多少工資啊?寄回來這么多,小娜媽說她女兒只寄回來500塊錢。”“我發了1000多呢,放心吧,我有錢花,你照顧好自己,別去糧庫扛包子了。”我對媽媽說。我經常去加班,因為是計件工資,我只想多掙錢,不想媽媽那么累,我會心疼。
8月底,媽媽給我打電話,說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下來了,讓我回去讀書。我報的是本科,需要5年,一年學費3000元。我沒有答應媽媽回去讀書,說我喜歡外面的世界。
放下電話,我跑到宿舍用被單蒙著頭,無聲的哭泣。其實我向往大學生活,可我不想媽媽那么累。我不想用媽媽的無盡辛勞換自己的詩和遠方。
五,我嫁給了愛情,成了母親
又是幾年過去,我們都長大了。
媽媽也一年比一年蒼老。生活已經脫離了貧困的苦海,走向衣食無憂。我們的婚事提上了日程,媽媽開始無眠,擔心我們走錯了路。經常在耳邊嘮叨:女孩嫁人就是二次投胎,一定要找到合適的。
我笑著打趣媽媽:“放心吧,我一定會嫁給愛情。”
后來我們姐妹都嫁給了愛情,過著簡單平凡生兒育女的日子,和媽媽唯一的不同是我們有自己的工作,和媽媽相比,不再那么辛苦。
有多少的媽媽,像我的媽媽一樣忍辱負重,含辛茹苦,她們一心付出,從不索取,,燃盡自己,照亮孩子。
如今貧困苦難的年代已經過去,在這個充滿可能,機遇和自我的時代,我們終于無需做一個忍辱負重,犧牲自我的母親。
我希望我的孩子看到,她的母親,一直是行走在路上的鏗鏘玫瑰,而不是鍋碗灶臺過一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