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能量是否充足,不在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而在家庭是否和睦,是否有文化內涵。
孩子不吃飯肯定是不能長大的,這一點誰都懂得。但孩子成長過程中精神能量的滿足,就不是誰都懂得了。而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精神能量的滿足才是關鍵。為了孩子,讓我們好好營造我們的家庭,讓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生不息的能量的源泉。
一個生物要成長,必須吸收足夠的能量,植物、動物都是如此。人,當然也如此。
動植物只需要物質能量,人不僅需要物質能量,也需要精神能量。對精神能量的吸收,才使人區別于動物。
孩子從哪兒吸收精神能量呢?主要是家庭。但有的家庭是能量充足的,有的家庭是能量稀薄的,有的家庭是根本沒有能量的,有的家庭則是吞噬孩子能量的。
一個家庭能量是否充足,不在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而在家庭是否和睦,是否有文化內涵。
父母不和、破碎的家庭是沒什么能量的。父母就是天地,天地不和不能化生萬物,父母不和孩子怎能健康成長?家庭和睦是家庭能量充足的基本保證。來自和睦家庭的孩子,心態穩定,坦蕩光明,無論求學或工作,都比較容易取得優秀成績。那些問題孩子,往往來自不和睦的家庭。并非孩子不聰明,也不是條件不好,而是他從小就吸收不到足夠的能量。很多家庭可以把孩子養得膀大腰圓肥頭大耳,但從不知道孩子一直掙扎在可怕的“饑餓”之中。
不管父母的人格多么健全,家庭多么和睦,對于貪婪吸收能量的孩子來說,仍是不夠的。因為父母的愛仍是有限的,孩子還需要更強大、恒久、生生不竭的能量源。
這個能量源,只能是經典。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兩句話,算是把教育的道理說透了。忠厚之家必是和睦之家,詩書經典則為家庭注入不竭的活力。家有詩書,書聲瑯瑯,就意味著圣賢久駐。書香門第的奧秘,正在于此。哪怕家中懸掛一幅名畫,播放一首名曲,也都在增加家庭的能量。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生命的體現,背后都有一個真誠的人。名作之所以為名作,就是因為它是藝術家生命精華的傾注,它的能量純正而強大。
有的家長熱衷于讓孩子掌握各種知識,知識也是有能量的,但它的能量是稀薄的,無法與經典相提并論。如果雜亂無章地獲取知識,還會消耗孩子的能量。
如果一個家庭既不和睦,也沒有文化內涵,還放任孩子看電視、玩游戲,這樣的家庭就是吞噬能量的。它不僅不能給孩子提供能量,還象一個黑洞,消耗孩子僅有的一點精華和元氣。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然是病態的。不幸的是,今天,這種家庭正是增多。
孩子不吃飯肯定是不能長大的,這一點誰都懂得。但孩子成長過程中精神能量的滿足,就不是誰都懂得的了。而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精神能量的滿足才是關鍵。為了孩子,讓我們好好營造我們的家庭,讓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生不息的能量的源泉。
子正書院國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