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趁著閑暇的時間觀看了一個部不錯的紀錄片叫《小鎮微光》這個紀錄片主要講述是那些初高中畢業或者輟學外出打工的人的現狀,有的人是因為青春期叛逆覺得學校是一個囚籠,想要去社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有的人是因為家里貧困,下面有弟弟妹妹,為了給父母減輕負擔而外出打工的,還有一種是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長大,當到了一定的年齡,自己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沒有能力供他們上學。
????????先說說那些因為青春期叛逆,自己不想上了的人。在這個紀錄片中有一個人說的令我印象最深,他說當時因為青春期叛逆,認為學校是一個囚籠每天學校老師亂收各種費,而且規矩特別多,認為自己離開了學校就可以獲得自由,可以干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當他們進了社會之后才發現事實不是這樣的,出了校園這個囚籠進了社會這個更大的囚籠,初高中畢業輟學,沒文化,沒技術,只能干沒文化沒技術的活,一個月工資3000塊,房租1000塊,平常生活中再抽個煙喝個酒就沒了,當問他為什么不回家呢?如果回家連自己都養不活。他們也講述了當時輟學是聽朋友或者親戚說去打工的地方有多么的好,工資有多高,工作有多么的輕松,但是去了之后就不是說的那樣了,去了之后灌鐵水,那個廠區連一個防護措施都沒有,腿上到處都是傷疤,而且工資還很低。另一位被訪的人說在學校時聽別人說干網管非常的好,工作不累,包吃包住。但是去了之后,他是夜班,老板住在樓上,每天晚上大概在2點左右會下來一趟,一看電腦旁邊有垃圾,方便面桶就扣工資,原本一個月1500的工資扣了幾次之后就沒多少了,而且工作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輕松,因為很多去上網的人吃完泡面就直接把泡面桶放旁邊,他清理了一次之后沒過多久垃圾又滿了,經常一夜屁股就沒有挨過板凳。還有的人被一些黑中介壓過身份證,有的還被騙進過傳銷,我在他們的眼神中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光。當記者問他們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的話他們的選擇是什么,他們都統一的回答是好好上學,當時不能理解老師關心和幫助,為當初自己的決定感到后悔。
????????然后說說那些因為家里原因不上學的人,他們想的是自己不上了之后可以幫父母減輕負擔,可以出來打工賺些錢補貼家用,也可以供弟弟妹妹上學,但是當輟學之后才發現,在社會上賺的錢養活自己都比較困難更別說補貼家用了,由于自己沒文化,沒技術,只能去工廠流水線上上班,有時候一干就是13個小時,連一點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他們總是會在那個鎮上的幾家工廠來回跳,但是無論怎么跳還是那幾家工廠,還是跳不出工資低牢籠。當記者問到他們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還會選擇輟學打工出來賺錢嗎?他們的回答再一次是不會,如果當初好好上學,出來之后一個月能賺上個幾萬塊錢,那時候再供弟弟妹妹們也不是不可以,從他們的話語中透露出了深深的悔意。
????????最后一類是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長大的這些人。記者找到了一個比較典型的是一個在KTV打工的年輕男人,他是福建人,從小父母離異,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從小沒人管,初中還么有上完就出來打工了,先去的是他們縣城的一家KTV,干到了經理一個月也才2000塊錢,于是他去了上海的一家KTV打工,一個主管的工資比他在老家的一個經理的工資都要高,他現在的狀況相比于前兩個還好一點,不算太累,也交了一個女朋友,但是有一次他看見了他的女朋友把手搭在了另一個男人的身上,從那以后他就知道,他已經沒有了優先擇偶的權利了,但是他想多干幾年,計劃著在老家買房子,然后討一個老婆。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也會選擇繼續學習考上好的大學,找一份好的工作。
????????無論是哪種人,他們都后悔當初不上學的決定,記者統一問到一個問題就是對于他們的后代,會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方式,他們都說,希望這幾年多賺一些錢,然后讓孩子們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希望孩子們可以學到鋼琴、吉他等樂器。他們這些人無論是哪種人都在追求著自己的幸福,但是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學習是我們通向幸福最短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