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了,但她在我的記憶里永遠沒有泯滅。
我一直都沒有寫過關于母親的文章,是因為情太濃反而會影響表達。就象我在高三轉了學的時候,一直都想給我的班主任寫一封信,但總是寫到一半就哽咽,最終信都沒有寫完,也始終沒有寄出去。
我對母親的第一種印象就是要強。以前在農村,重男輕女,她生了六個女兒,真不知道她是怎么過來的。在我的印象里她是非常勤勞的人,整天下地干活,拉土蓋房子,后來就是因為勞累過度,中風偏癱八年。
她對我的愛足以溫暖我整個的人生。上學的時候她會用漂亮的布料給我做鞋子,上面縫上兩個可愛的小球球。在我高考失敗最低谷的時候,也是她勸慰我從頭再來。在我學習壓力太大支撐不住的時候,她跟我說要爭口氣。農村的夏夜,我倆一起躺在涼席上,她讓我不管再熱也要用單子蓋住肚子。這個經驗我沿用至今。
但她身上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并且讓人心疼。
一個是過于節儉。有一次她去趕廟會,不小心把錢丟了,她懲罰自己,躺在床上幾天不吃飯。還有一年我跟她回老家,三十多度的天氣,下了火車她硬是不肯坐公交,為了省那一塊錢。我只好提著包袱,在艷陽下跟她一起走路。那種折磨我一輩子都會記得。
另外一個就是脾氣犟,遇到事情鉆牛角尖,想不開。從我記事起,她跟奶奶的關系就不好,雖說沒啥深仇大恨,但是倆人卻斗了一輩子。直到奶奶去世,她自己拖著病體,仍然是不斷的跟我們訴說奶奶的不是,始終不能釋懷。奶奶去世的同一年,她也去世了,沒有享到我們一天的福。
她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隱忍的一生,為孩子奮斗了一輩子,卻不知道愛自己。
如今我仍然時常想起她,她從不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