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入詩詞33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引言】
扇子,不僅是時令用物。更是中華文明的古老符號之一。
堯傳位給舜,舜便做一把五明扇,由他人持之,立張擁身,以示廣開求賢之門。這是中國最早記載的一把扇子。殷周時期,曾用華麗的野雞毛制成雉尾扇。這扇子也不是用來扇風取涼,而是外出巡視時遮陽避沙所用。
之后,雉尾扇演變成天子儀仗,或不可缺。杜甫詩曾有句: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說的就是皇帝的這種威嚴。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也有把扇子,鵝毛扇。據說,這把扇子是諸葛亮出山時,他的丑妻黃月英送給他的。諸葛亮上堂議事,臨陣揮兵,扇子總不離手。究其實,僅是思念妻子而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扇子與男女之情,還真的早有關聯。
在漢代,羽扇逐漸改為以絲絹、綾羅之類制成,以便點綴繡畫。一輪明月形的扇子稱之為紈扇或團扇,也叫合歡扇。這種扇子始興于宮中,為嬪妃宮女等美人所喜愛。
漢成帝時,宮中詩人班婕妤不幸失寵,自求于長信宮侍奉太后。心中積怨,發而為詩,寫下了《自傷賦》《搗素賦》和五言詩《怨歌行》。此詩又稱《怨詩》,內中以扇作比,情辭婉切,流傳不衰,為歷代詩人所重。
自此而后,扇與男女之交,深結淵源。兩千年來詩人吟詠不絕,或傷離分,或通款曲,或期緣續,或悲不遇,組成了一道雖是幽回曲折,卻又色彩斑斕的情愛畫廊,美不勝收。
夏日,好扇納風,清涼心脾。續一壺綠茶,再來品古人以扇入題入句,歌詠男女深情的詩詞上品,在這情愛畫廊中走上一遭,便更覺暑意漸消。———不亦樂乎!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國畫 ? 班婕妤)
怨詩(漢·班婕妤)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子夜四時歌 夏歌(魏晉·無名氏)
其五
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
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臺 。
其六
含桃已中食,郎贈合歡扇。
深感同心意,蘭室期相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班婕妤(魏晉·陸機)
婕妤去辭寵,淹留終不見。
寄情在玉階,托意惟團扇。
春苔暗階除,秋草蕪高殿。
黃昏履綦絕,愁來空雨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擬古九首 其七(魏晉·陶潛)
日暮天無云,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團扇歌二首 (魏晉·謝芳姿)
〖古今樂錄曰:團扇歌者。晉中書令王珉捉白團扇。與嫂婢謝芳姿有愛。情好甚篤。嫂棰撻婢過苦。王東亭聞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赦之。應聲歌云云。珉聞更問之。汝歌何遺。芳姿即改云云。〗
其一
白團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
其二
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姬人自傷詩(南北朝·王僧孺)
自知心里恨,還向影中羞。
回持昔慊慊,變作今悠悠。
還君與妾扇,歸妾奉君裘。
弦斷猶可續,心去最難留。
圖片發自簡書App
擬青青河邊草(南北朝·何遜)
春蘭日應好,折花望遠道。
秋夜苦復長,抱枕向空床。
吹臺下促節,不言于此別。
歌筵掩團扇,何時一相見。
弦絕猶依軫,葉落才下枝。
即此雖云別,方我未成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團扇歌二首 其一(南北朝·沈約)
其一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
動搖玉郎手,因風托方便。
其二
團扇復團扇,持許自障面。
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賦得有所思(南北朝·庾肩吾)
佳期竟不歸,春日坐芳菲。
拂匣看離扇,開箱見別衣。
井梧生未合,宮槐卷復稀。
不及銜泥燕,從來相逐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春思詩(南北朝·蕭子云)
春風蕩羅帳,馀花落鏡奩。
池荷正卷葉,庭柳復垂檐。
竹柏君自改,團扇妾方嫌。
誰能憐故素,終為泣新縑。
圖片發自簡書App
玉樹后庭花(唐·毛熙震)
其三
越羅小袖新香茜,薄籠金釧。
倚闌無語搖輕扇,半遮勻面。
春殘日暖鶯嬌懶,滿庭花片。
爭不教人長相見,畫堂深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西宮秋怨(唐·王昌齡)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誰問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悲紈扇(唐·韋應物)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且裴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長信怨(唐·李白)
月皎昭陽殿,霜清長信宮。
天行乘玉輦,飛燕與君同。
更有留情處,承恩樂未窮。
誰憐團扇妾,獨坐怨秋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扇(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
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禦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
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七夕(唐·李郢)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煙月掩妝臺。
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題二首 其一(唐·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胡姬詞(唐·楊巨源)
妍艷照江頭,春風好客留。
當壚知妾慣,送酒為郎羞。
香渡傳蕉扇,妝成上竹樓。
數錢憐皓腕,非是不能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宮詞百首 其八十二(唐·和凝)
縷金團扇對纖絺,正是深宮捧日時。
要對君王說幽意,低頭佯念婕妤詩。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塘下行(唐·孟郊)
塘邊日欲斜,年少早還家。
徒將白羽扇,調妾木蘭花。
不是城頭樹,那棲來去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春恨三首(唐·錢珝)
其三
永巷頻聞小苑游,舊恩如淚亦難收。
君前愿報新顏色,團扇須防白露秋。
圖片發自簡書App
遐方怨(唐·顧夐)
簾影細,簟文平。象紗籠玉指,縷金羅扇輕。
嫩紅雙臉似花明,兩條眉黛遠山橫。
鳳簫歇,鏡塵生。遼塞音書絕,夢魂長暗驚。
玉郎經歲負娉婷,教人爭不恨無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蝶戀花 扇鼓(宋·史浩)
桂影團團光正滿。
更似菱花,齊把勻嬌面。
非鏡非蟾君細看。
元來卻是吳姬扇。
一曲陽春猶未遍。
驚落梁塵,不數鶯喉囀。
好著紅綃籠玉腕。
輕敲引入笙歌院。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新秋(宋·朱淑真)
一夜清風動扇愁,背時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淚,忍到更深枕上流。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詠花扇(宋·崖州女子)
團扇畫方新,金花照席茵。
那緣燈下見,更值月中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極相思 題陳藏一水月梅扇(宋·吳文英)
玉纖風透秋痕。涼與素懷分。
乘鸞歸后,生綃凈剪,一片冰云。
心事孤山春夢在,到思量、猶斷詩魂。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黃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卜算子 其三 題扇(宋·蔡伸)
玉斧斫冰輪,中有乘鸞女。
鬢亂釵橫襟袖涼,只恐輕飛舉。
青冥縹緲間,自有吹簫侶。
不向巫山十二峰,朝暮為云雨。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月華清 賦得團扇復團扇(清·周之琦)
小影兜香,圓規倚月,未秋已自惆悵。
憔悴回看,幾日乍縈蛛網。
記同心、有約相攜,問半面、為誰羞障。
烏巷。負僧彌玉潤,繡奩偎傍。
戲蝶游蹤暗想。枉鏡彩重重,細描宮樣。
宛轉聲中,禁得倩魂搖飏。
掩花容、新恨仍迷,聽絮語、舊情難忘。
低唱。付秦淮渡口,那時雙漿。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鳳凰臺上憶吹簫 玉扇吟題詞,笛樓從叔命賦(清·趙我佩)
鈿委金蟬,釵分紫燕,廣寒月缺誰修。
奈吹簫人杳,鳳去秦樓。
惆悵遺珍宛在,湘奩啟、片玉空留。
還知否,萬梅花下,笛韻歌喉。
鴛幬。定情扇小,記障面初逢,袖底香柔。
甚蕖荷娟好,偏折雙頭。
愁煞江天易暮,魂斷處、暗雨傷秋。
幽懷冷,海棠謝了,淚債難酬。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友人畫《桃花扇》故事,植農兄囑題(近現代末當代初·田遨)
回首南明夢已遙,驚才絕艷兩飄蕭。
愛情淚與興亡淚,并作秦淮夜夜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金縷曲 題桃花扇樂府(清末民國初·易順鼎)
亡國談風雅。
莽乾坤、風云破碎,飛龍戰野。
天子無愁行樂耳,如此江山都舍。
誰救爾兒孤婦寡。
鶯燕飄零煙月死,剩孤臣、骨冷梅花下。
譜一曲,淚如瀉。
小朝廷事堪悲咤。
算平分一行歌舞,兩行戎馬。
生死江南同醉夢,苦被桃花誤也。
紅淚向扇頭偷灑。
中有美人才子恨,付烏絲、并作滄桑寫。
儂是喚,奈何者。
圖片發自簡書App
琵琶仙 題君坦畫桃花扇子和原韻(近現代末當代初·張伯駒)
腸斷天涯,乍驚見、滿眼愁紅癡碧。
簾外雙燕歸來,東風換消息。
前夢渺、劉郎再至,可還似、去年顏色。
半倚斜陽,無言有恨,誰解心跡?
幾番是、流水光陰,又啼鴂聲中過寒食。
燈舫舊時秋扇,送繁華如瞥。
輸卻了、江山一局,剩血痕、點點猶熱。
對影身世相斂,忍教輕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