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觸許嵩是在高中時代,是因為桃子同學,一名許嵩的小粉絲。
桃子從高中起就一直是他的死忠歌迷。雖說當時許嵩出的歌并不是很多,但是首首經典,于是在她的整個mp3里也都是首首不落。
一次課間的時候,我看到她坐在位置上戴著耳機自哼自唱著,聲音很小,很安靜,身上朦朦朧朧地籠罩著一層柔柔的光。不知怎么地我就不自覺地靠了過去,有一種想跟她聊天的沖動。話題自然是她的mp3。當時我是沒聽說過許嵩的,但是我表現出的濃厚熱情引起了她大力給我推薦的興趣,她也就開始如數家珍。
后來在我的請求下,她還幫我抄了一份《廬州月》和《清明雨上》的歌詞。
于是乎我也慢慢地開始自己主動地了解許嵩,找他的歌曲,看他的簡介,然后就一直喜歡到了現在。
他在安徽醫科大學念過書,校園期間就已經開始以網名“Vae”在互聯網發表原創音樂作品了,之后陸陸續續發行專輯《自定義》、《尋霧啟示》、《蘇格拉沒有底》、《夢游計》、《不如吃茶去》、《青年晚報》。各種榜單也都拿過冠單,各類獎杯也是拿到手軟。
其實我覺得他的音樂歷程有兩個重大時刻是值得記錄的:簽約跨國公司海蝶、登臺央視元宵晚會。一個是標志著正式包裝出道,一個是代表著獲得全國認可。
有朋友翻看我的歌單,當看到許嵩的歌占了相當一部分比重的時候,他們就會很不解地問我,你很喜歡非主流嗎?我也只是莞爾一笑,知者自知。
許嵩的曲風值得一說。
他的歌有著很好的辨識度,不管是文字、節奏,還是曲風、嗓音,都烙有深深的許式標簽。雖說是被外界冠以“內地小周杰倫”的稱號,自己卻絲毫不受干擾。只是讀讀歌詞,就知道是出自他之手。
自成一脈的中國風,不同于周董的華辭麗藻,他更像是從古代走來的得道高僧,有著屬于自己潑墨世界的勘破與頓悟。一詞一句,都在訴說著自己的三觀,都在發泄著自己的吶喊。
屬于為數不多的創作型歌手,一手包攬作詞、編曲、混剪、錄音等創作和后期,獨立承辦整張專輯,的確是實力派。其實很多熱門歌曲也是由他操刀編寫的,比如說花千骨主題曲《千古》,張靚穎張杰的《燕歸巢》。
熟稔了有自己特色的中國風,卻不拘泥于此,大膽嘗試不同的風格。雖說他對于其他的曲風的把控相對來說并不是那么得心應手,但也是在挑戰著自己。有創新才會進步,有嘗試才有挑戰。
如今的曲風少了年輕時的乖張叛逆,多了一份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有了生活的閱歷,有了自己的想法,開始更多地關注深層次的問題,于是就成為了創作的靈感。
沒有負面緋聞,鮮有參加節目,除了發布新歌時占據了各大頭條,其余行事都很低調。
其實他是很有想法的一個人,能在各種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平衡點。
當選安徽省杰出十大青年。
高考語文卷以其文章《把傷痕當酒窩》為材料出題。
出版攝影隨筆集,《海上靈光》。
安安靜靜地給自己的家人做一頓大餐。
可以這么說吧,海蝶不僅是簽了個歌手,也簽下了一個廚師、作家、攝影師、程序猿、園藝師、哲學家......
話雖如此,他也的確存在很多需要進一步成長改進的地方,比如聲線固定、音域過窄、歌曲模式太固定、其他曲風不出彩等等。
畢竟金無足赤。可是這已經夠我們品味了,我就是喜歡這樣的許嵩。
醉心音樂,品味生活,這就是許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