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20世紀50年代的那個大集體時代,沒條件讀書和有條件讀書卻不讀的例子很多。在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情況下還能有認清自我思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那個還是重男輕女的年代,沒有受到教育的正確引導,導致給下一代依舊套上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閉思想。
? ? 小新(化名)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女人,談及她這輩子最為遺憾的一件事就是沒能上學。要是她能夠上學,她的人生一定會有所不同。 ?
? 在我的記憶中,她是個樂觀而強悍的女人,從小我畏懼但又依賴她。她相當于家里的一家之主。隨著我的成長,我學會了以朋友的角度與她溝通時,通過她的故事,我才發現她戒備森嚴的外殼里面有著不屈,堅強和柔情。
? ? ? ? ? ? ? ? ? ? ? ? ? ? ? ? ? ?①
那一年她12歲,家里7兄妹,她是唯一的女兒,排行老四。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幫家里分輕工作。每天趕羊群上山,下山,做事非常的小心細膩,謹慎。丟羊現象從來不會發生,因為她知道一頭羊能換來哥哥弟弟的讀書機會。故事發生的開始是某一天的午后,弟弟A急匆匆的跑來通風報信說:“嬸嬸向爸爸打小報告說是你搞丟了一只羊,現在他正拿著鐵棍到處找你呢,你趕緊躲起來。”這一聽把小新嚇壞了,跑到山上躲了起來,一夜沒回家。一天一夜過去了,又餓又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只能回家挨一頓打。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那只羊其實是嬸嬸看管不利,沒有及時發現圍欄破了個洞,所以羊才丟的。但是小新爸爸不知,就算她說出了真相也于事無補,因為他是不會相信的。小新爸爸相當于50年代的“暴君”,他總認為別人家(嬸嬸)的孩子才是最好,最有出色的。所有好的東西都優先給嬸嬸家的幾個孩子,自家的孩子在他眼中都是熊孩子,學習不聰明,日后肯定沒出息的思想。他從來都是危言聳聽,“熊”孩子的話,他又怎么會聽呢?
? ? ? ? ? ? ? ? ? ? ? ? ? ? ? ? ? ?②
? ?小新家以前是釀酒的,一次弟弟B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打翻了裝有5斤的酒缸,小新看到了立馬跑來幫忙收拾。弟弟B手足無措的站在一邊。這時小新爸爸進來了,看到酒撒了一地,還有忙著收拾酒缸的小新,立馬火冒三丈,隨手拿起鐵棍揪起小新,叱喝著問,“是不是你搞撒老子的酒,皮癢是吧”還沒等小新反應過來,鐵棍就已經落在她那瘦小的身子上,鐵棍子都打彎了。弟弟B嚇得不敢出聲,只有在一邊哭。小新也沒有說出肇事者。
我不解她為何沒有說出事實的真相,她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她說“當時父親已經認準了是我的錯,如果我再說出真相,本來一個人受訓就成了兩個人都要受訓挨打,既然悲劇已經釀成,又何必連累另一個人。”這話讓我頓時茅塞頓開,她什么都不說并不代表她的懦弱,而是她想守護自己愛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③
小新18歲那年全家搬到了南方,遇到了現在的老伴“小九”,那年她下嫁給他,終于可以向往新的生活。可惜,小九家人也不是省油的燈,那時候他們對外地人有“地域歧視”。由于小新是外地人,他們對她的歧視就猶然而生。連同小九也一同被排斥在外。
她每天起早貪黑辛苦勞作,回到家中連飯都顧不上吃,就要收拾大哥嬸子公公婆婆的碗筷。無論她做得再多,再好,他們永遠都嫌做得不夠。而且在村里四處誹謗她在家好吃懶做,不會做事又不尊敬他們等等,他們合在一起欺負她,就連她懷孕生了孩子后也沒有過一口好飯吃好湯喝,還將小新母親帶過來的唯一一只雞,偷偷殺了吃,留殘羹剩飯給她吃。最后還強迫她生完孩子后的第二天就要勞作,理由就是“不工作,拿什么吃飯?家里人本來就多,現在又多了兩個拖油瓶。”
小九是個老實巴交的老實人,面對這種情形也不知如何是好,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只好一忍再忍,更何況現在他們住的地方是小九父母的,他們就相當于“地主”,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連喘口氣都不敢大聲。
生活過得越發辛苦,小新都要覺得喘不過氣了 ,經常在夜里以淚洗臉,她真的好想一走了之,可是一想到家中還有兩個不到2歲小孩子,想著只靠小九一個人保護,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后果會不堪設想。最后還是選擇留下,不管多苦,為了孩子她別無選擇。
后來她想盡辦法搬離了那個“地主”家庭,一家四口在外面建起了草皮茅房,這一住就是十幾年。終于上天憐憫,在一次養殖中賺了錢,起了屬于自己真正的家。那一年她們家是第一戶村里帶頭起房子的。而小九父母竟不知她有這般能耐,自從那之后他們再也不敢欺負她了。之后小新便過著屬于自己的生活。
? ? 她就像是“蝸牛”,身上背著重重的外殼,隱藏起女性的柔弱,用堅朗的外殼守護著身邊所有的人。
我想用周杰倫的歌來形容她的堅韌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小小的天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
任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
我對她由心感到了崇拜,謝謝她守護了我20多年,讓我在沒有“暴君”,沒有“地主”,沒有被傷得遍體鱗傷的環境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 ? 她雖然沒有踏進校園一步,但是卻教會了我很多在學校里也無法學到的人生道理,她用她的經歷演繹了人生,用她的生命在捍衛摯愛。––致我最敬愛的母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