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子,點擊右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寫作運營】和【個人成長】干貨。
01
最近,“無需回應式友情”網絡熱詞迅速出圈。
意思就是想分享的時候就發,根本不在意對方回不回,甚至可以聊著聊著幾天不見,回來也能繼續接著聊,不用擔心突然結束會不會尷尬,不用顧慮任何事,這種相處方式舒服且自在。
當我看到這個解釋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友情,而是覺得這種相處方式似曾相識,那種很微妙又不說破的關系。
沒錯,就是我的舍友關系。
無數個過來人的經驗都告訴我們,寢室矛盾是普遍問題:跟舍友關系非常好,一般是理想中的情況;三觀不合,生活習慣不同的概率更大。
不必太在意,不必存在太高期望,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我的舍友每個人都比較能處,但談不上很鐵關系,相處方式跟“無需回應式友情”差不多。
02
在一個宿舍里分成了四個空間,每個空間呈現都是不一樣的裝扮方式、學習氛圍、生活習慣。
在別人看來宿舍是一個整體,而在我看來這個整體里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體”。大家都有各自目標,各自的“世界”。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我的宿舍,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安靜”。
安靜不知道什么時候成為我的宿舍的一個標準尺度。大家默契做到相互不打擾,唯一的交流便是在學習和生活領域。最多的交流內容是:“xxx課,我們宿舍要不為一個小組?你們看誰負責哪個part?”
“我們要不抽簽決定誰當組長?”
“今晚xxx點,我們宿舍進行大掃除吧。”
適當地提起話題,又可以戛然而止,也有提出話題,經過大家討論,得出結果,再結束話題后,大家又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沒有什么刻意的討好,沒有每天都要上演一場宮斗劇,沒有陰陽怪氣,沒有孤立……
宿友彼此間默契的“合群”。
大家都是好好學習,好好生活。雖然不能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奮斗,但是大家都彼此尊重對方的與眾不同。
03
我想,有的時候有些關系大一那一年就已經確定了,大家彼此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沒有必要為了維持一段關系,而做到“事事回應”或者“委屈求全”。
別人的看法真的很重要嗎?
別人值得你委曲求全嗎?
多一個朋友會真正少一分孤獨嗎?
相信,答案大家都知道。
寢室關系是需要維護,但也要懂得,她們要是孤立你,誣陷你,如果自身沒有問題,那么只是她們格局不夠大,一笑而過就好了。
時間不浪費在天天與她們宮斗上,花費在更意義的地方才是正解。比如:如何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優秀,能力越來越強……
人沒有什么合不合群,只有合不合適。
曾經看到有一句話說:“熱鬧只是一時的消耗品,而撐起你人生的是半生孤獨,沒必要渴望被理解和懂得,你只要無所畏懼,自律勇敢去生活。”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是:“無論做什么,記得為自己而做,不要在意別人太多目光,做自己想做的事,交自己想交的友,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希望大家都能擁有無需回應式宿舍情。
作者:二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