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早上參加了融合催眠研究院第十一次讀書會,學習了蔣意玨老師的現場個案內容,分享三點:
一、與時俱進不能只是口號,真的要行動。閱讀蔣老師的分享內容,看到許多網絡熱詞,我很懵,趕緊去百度上搜索,才弄明白 。我們正處于BANI時代(巴尼時代),復雜的國內外社會環境,低迷的經濟形勢,AI技術的廣泛應用,企業大量的裁員降薪,真的很可怕。同時覺得自己要跟上時代,熟悉網絡流行語,透過網絡熱詞,關注現在年輕人的壓力與情緒,至少知道家族里年輕人的想法做法與活法,在關鍵時刻能給予支持,理解,并盡力幫助他們在這個焦慮的世界過不焦慮的人生。
二、唯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正如姚松波老師所說,只要行動起來,一切都會為你讓路。再難的事,只要先去做,大腦就會開始適應新環境,新挑戰。倘若你不做,大腦就不會習慣,頭腦想的問題還在那兒,你也還在那兒。我曾經也是在企業工作,那是高危行業,看到不少人突然間不那么正常了,成了他人眼中的神經病。我開始接觸心理學,陸續知道他們都經歷了重大的創傷事件。其實內心的癥結,就是我們人生中的大山,不少人一輩子都翻越不過去。記憶中非常和善,能干的人,一個喝藥,一個跳樓,一個跳井,非正常死亡,為什么?如果能及時干預,悲劇或許就能避免。孫魯娟,蔣意玨這兩位老師都是在企業工作,學習力,行動力超強,我非常欽佩。唯有行動,堅持學習,學以致用,才能更好地成長自己,幫助他人。
三、什么是助人自助。自然催眠的理念是關鍵,最重要的是自然,怎么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確定個案咨詢目標中,個案訴說的比較多,蔣老師的回應總是簡短,一語中的,非常貼切。內容反應,情緒反應,共情,都是咨詢師的基本功,慢慢的學,日常溝通中有意識地練。自然催眠師要做的工作,是自然介入,陪伴,跟隨,引導個案覺察,相信來訪者的潛意識和能力,激發來訪者發揮他自己的潛意識和能量去幫助自己,這叫助人自助,而不是給來訪者講道理,將自己的理念灌輸給來訪者。所以說,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