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悅
首先感謝簡書這個平臺,讓我有了文學創作的天地。認識簡書,是兩個多月前的事情,而真正創作前前后后也就兩個月的時間,這兩個月里碼字20多篇文章,超過了10萬字。
沒有加入所謂的寫作訓練營,也沒有靠任何關系去求別人點贊和支持,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自覺和努力,無論效果如何,回首一看,頗有成就,因為每一篇都是自己的用心之作。
而在這些文章里面,我均是以小說為主,也曾堅持日更,但因為又要上班,下班還要帶孩子,雖然做不到21天,但也已經養成習慣,習慣了在孩子入睡后每天碼點文字,看點書。這一路堅持下來,感觸很深。
與小說結緣,是一個很坎坷的歷程,遭受過打擊,但又很快振作起來。所以現在的我,可以很理直氣壯地告訴那些質疑我的人,不管是否得到大家的認可,至少我敢寫,而且我樂在其中。
因為,寫作是我的個人愛好,所以我寫起來沒有任何壓力,無論在靜默的環境中,還是在喧鬧的環境中,只要每天能寫下那么一丟丟文字,在這個過程中感覺自己內心的空靈與安靜,就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就像我曾經在《視青春如文學待文學如處子》這一篇文章里寫到的那樣,滿滿都是創作過程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小說已經無形中從愛好升華為文學的夢想。
的確,在我心里一直深藏一個夢想,那是對文學創作的夢想。我打小就喜歡寫東西,先是寫日記,高中開始寫散文,大學嘗試寫詩歌,后來寫小說,這一路寫來也沒有什么成就,很多東西也只是自娛自樂。
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文章拿不出手,只是一味地寫,一味地以文字的形式去記錄生活。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源于自己看過了太多作家的名篇名作,再看看自己所寫的東西便覺得信心不足,但是我忘記了那時的我也只有十幾二十歲,十幾二十歲,對于一個不是天才的我如何去與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等天才青年作家相比?
如此轉念一想,心里稍稍平衡許多,加上老師同學們的鼓勵,原本不足的自信心慢慢地又恢復過來,再來欣賞自己所寫的東西,也開始覺得有點像那么一回事兒。于是,開始從心里給自己打氣,在行為上給自己鼓勁,也在那期間慢慢地尋找真正適合自己風格的文學方向。
我以前寫日記,天天都寫,有時候一天寫上好幾篇,我在日記中可以同自己的思想對話,我覺得是件高興的事情。但隨著年齡增長,越寫越懶,后來就不再堅持,不過有時候想起來又突發奇想地補上那么幾篇,慢慢地由日記變成了周記、月記,后來就變成了年度總結了;
我以前也寫散文,高中的時候就開始背井離鄉到外地求學,有了那份孤獨的心境后,自己又刻意地去營造一些憂傷的氛圍,于是心情也跟著思想憂傷起來,漸而這種憂傷心情以文字記錄之,就變成了憂傷的青春散文。
但是同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很多時候單純平靜的心情慢慢地被學業、事業以及生活上的瑣事所擾亂。如此一來,沒有了平和的心境,散文又沒法繼續了。
再后來,我又嘗試寫詩歌。我是中文專業畢業的,大二上過中國古代文學史,大三又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這里面都講到了詩歌創作。從《詩經》開始,到唐詩宋詞、又到白話詩及新詩,每學一首詩,自己就模仿著寫一首。
如此一來,寫過賦,也寫過詞,甚至寫過八股文,后來作類似戴望舒《雨巷》一樣優美的新詩,然而都不是太理想,仍是停留在模仿學習的階段。再后來,有幸認識文壇上的某個詩歌星宿,在細讀她的詩歌之后,我發誓不再寫詩。我始終認為,她對詩歌的靈氣與天才是我怎么學都學不來的,因為我無法超越她詩歌里的哲學高度。這樣一來,詩歌這條路又被封死了,從那以后,我很少再作詩。
我開始接觸小說,是受到本科時給我們上中國古代文學史宋元明清一段以及上小說史的一個老師的影響。她是社科院的文學博士,通曉古今,在文學寫作,尤其是小說寫作上頗有建樹。
這位才氣清高又氣質非凡的美女老師以她特有的方式鼓勵著我,她告訴我,我寫的東西還行,寫小說有點功底。僅是這么一句話(這個老師對學生要求很高,不輕易去贊美別人),便使我藏在內心深處對小說寫作的熱火和欲望噴涌而出,于是就這樣,我踏上了小說寫作的征途。
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剛開始寫的時候覺得很苦。虎頭蛇尾的文章,否定了我對長篇小說的駕馭能力。后來,她告訴我,我可以先從小小說開始,小小說比較好駕馭。于是我又像一個初學者一樣,從長篇轉入短篇,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磨練,慢慢地才寫出一點意思。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地愛上小說創作的過程,通過小說的形式,將自己的生活里看到的,聽到的,或者想到的東西加以藝術化就連睡覺時候,夢中的畫面都足以成為我小說創作的素材,再加上后來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所經歷的一些與青春有關或無關的事情,也讓自己有那么點東西可寫。
既然喜歡了,就堅持寫下去,而且要寫就要寫出自己特色的東西,不管結果怎樣,就算沒有人欣賞,我仍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是源自于自己內心真實的呼喚。但何為自己的特色,這又是擺在自己面前的一個難題。
于是,我又從歷史公案、武俠言情等類型的小說里進一步摸索,慢慢發現青春小說或許是我們這一新時代的青年人最好入手的類型,都說,青春時代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光,最美的時光里自然有美麗的故事,無論快樂或者憂傷,有了某種生活片段或者某種類型的人作為原型,加以藝術的效果,以假亂真,真真假假起來自然就容易多了。
這就是為何大家在看我的小說時,發現許多都是關于青春的情感小說。但目前寫著寫著,覺得筆法老道成熟許多,也開始寫起了仙魔武俠,發現竟然有種行云流水的感覺,自己也仿佛如俠女一番蘭心劍膽,獨步江湖,未免不是件高興的事情。所以,我會一直堅持著,不斷地去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矗立在彩虹之巔,就象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夢想的力量,是奮斗的力量,是超越的力量。
做一個仰望星空的孩子,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姿態,在青春的歲月里,在追夢的過程中,與青春同行,我很快樂,有夢想相伴,我很充實。在文學的道路上,我視青春如文學,待文學如處子,懷著一顆朝圣的心,去寫好每一個字,作好每一篇文章,也相信自己未來的文學創作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寫下這些文字,只想告訴大家,創作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既然選擇了,那就應該風雨兼程,拋棄世俗的眼光,大膽去追夢,有一天當你回頭再看看自己寫下的這些文字,你會無限感激那個曾經為夢想不懈努力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