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跳樓、渣男罵聲一片;程序員跳樓,渣女罵聲一片;李雨桐手撕薛之謙,渣男罵聲一片;周杰手撕林心如,渣女罵聲一片……
就在大家被氣得夠嗆的時候,話題女王范冰冰,大半夜又搞了大動作:
面對范爺的“三喜臨門”——生日、求婚、拿下金雞影后,有網友這樣評論:“這真是薛之謙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林心如可以又睡一個好覺了。”
八卦到此,下面進入正題:讓我們從營銷的角度來看看,范冰冰是如何打造出“范爺”這個大IP的?
1.哪個大IP,沒點暗黑的小手腕?
《奇葩說》辯手姜思達有一金句:“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夜讀成林徽因。”似乎,做范冰冰易,做林徽因難。講真,活成范冰冰比活成林徽因難千萬倍。
范冰冰從一個只有400塊生活費的“北漂”起家,在汗牛充犢的負面攻擊中,摸爬滾打十幾年,這絕對不是簡單靠話題炒作、洗腦灌雞湯和踩踩紅毯就能做到的。
2015年,5月18日,王思聰在微博中轉發了一條諷刺紅毯女星的微博,并附上自己的觀點:“如毯星某冰某予,除了根本無作品和不會演戲的硬傷,火起來主要靠緋聞水軍話題和炒作。”
這句話其實切中了要害。如同被爆頭的薛之謙(薛之謙,剛剛上演了一場“離婚-買房-再復婚”的大戲!)一樣,炒作是成名的核心。
范冰冰的父母都是商人,家庭熏陶可謂童子功,在尚未出頭時,范冰冰就自掏腰包,聘請民營的營銷策劃高手幫忙包裝、撰文、宣傳和炒作。
就算是蹭紅地毯,根據不同場合,從妝容修飾到服飾搭配,無一不是專業化的精心設計和籌劃。
更牛的是話題炒作功力十足,狗仔們坦言,采訪范冰冰最有樂趣,她深知記者想要什么,分寸和爆料拿捏十足,絕對讓你有驚喜。前一段時間,公開冷臉白百何就是典型案例。
負面纏身,身心交瘁的范冰冰2007年成立工作室,建立自己的團隊,2012年該工作室就獲得南都頒發的“2011年金牌推手最佳明星工作室”。這個團隊的戰斗力有多牛,我舉個例子大家感受下:
面對晚上10點針對范冰冰的網絡負面新聞,該團隊晚上12點開會,凌晨4點就完成了危機公關應對方案,并寫好聲明材料。次日6點,各平臺發布,次日8點,團隊開始輪崗,開始監控輿情并積極導向。
這是一般明星能搞定的嗎?就因為這些,沒啥好產品的范冰冰,才獲得火箭般的撈錢速度。
1996年,《還珠格格》片酬才30萬;1998年《手機》、《愛情呼叫轉移》《少年包青天2》片酬就竄到了200萬。
20日凌晨,范冰冰發微博反擊王思聰“毯星”言論:“你找你的爸,我干我的活,我們都算自強不息。”隨后,王思聰回嗆:“你干你的金寶學圻家印。”
身在貴圈,女星只要一出頭,“從xx睡到xx”的新聞就會冒出來。孫儷《甄嬛傳》火了的時候,不也被罵一路睡上來的嗎?
這些年,范冰冰“被睡”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就在李晨求婚成功的第二天,“范冰冰弟弟”上了熱搜榜,還是拜王思聰“金寶學圻家印”所賜。
撇開娛樂圈的是是非非不談,我們來反思一下:靠潛規則有幾個人真正成功了?說起背景靠山,景甜和韓雪金主夠大吧,紅到發紫了嗎?并沒有。
所以說嘛,要出頭,無論職場還是人生,無論產品還是服務,不會營銷,爹再牛,也紅不了!
2.丫鬟變女王,還是得拼命!
《還珠格格》火的時候,張鐵林評論趙薇:“她就是個小二百五”;評論范冰冰:“她很勇敢,在所有女演員當中,年齡最小,卻是最勇敢的,并且一點也不嬌氣。”
有演藝夢想的人,哪個甘愿當綠葉?何況范冰冰的顏值在那里放著,所以她一開始就是奔著當主角而來。
據說當年范冰冰本來不是演金鎖這個丫鬟角色,為了爭取主角,母女二人不惜花重金打通關系,最終輸給了趙薇更強大的背景關系。
被趙薇搶了角色,范冰冰只好在劇組給趙薇難堪,以泄私憤。年少氣盛中透露出不甘人下的倔強。
除了人脈優勢,范冰冰能參與眾多大導演、大制作的電影,和她爭強好勝,敢撕破臉關系極大。
比如靠成龍的關系,踢走周迅、搶到與劉德華一起出演《新少林寺》;以加盟保利博納為條件,踢走張靜初,搶到《新宿事件》的主角。
《還珠格格》火了之后,1998年,范冰冰簽約瓊瑤公司。瓊瑤公司一直力捧趙薇,范冰冰一直在做配角。2000年,范冰冰拿出所有積蓄,甚至抵押了為父母在山東買的房子,換來自由身。張鐵林后來說范冰冰勇敢,大概就是指這一壯舉。
范冰冰的最大特點是,她不認命,也不幻想。她認清了真相,果敢堅定且執行力十足。
3.出奇制勝,劍走偏鋒
離開趙薇和瓊瑤,范冰冰和華誼兄弟簽了一份長達七年的經紀合約。不幸的是,這里也沒有多少給她當主角的機會。當時華誼,周迅李冰冰第一第二不分伯仲,范冰冰勉強做個小三兒都吃力。
女人多的地方就會有明爭暗斗,在“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娛樂圈就更是如此。
周迅還好,范冰冰當時最大的敵人是李冰冰。倆人都沒有周迅演技好,都急缺代表作。華誼公司對付她們的方法是大玩平衡術:
給李冰冰安排個《天下無賊》中的女賊,給范冰冰安排個《手機》中的小三。說實話,二人都成功抓住了機會。然而,李冰冰越來越上位,范冰冰越來越負面纏身。
“范冰冰在某劇組拍片,從道具睡到攝影再睡到導演,整個劇組幾乎都睡遍了。”如此離譜的新聞就是在這個時候傳出來的。在2006年達到了一個巔峰:
有人說是范冰冰被人背后捅刀子,有人說是華誼的策略使然。不管怎樣,范冰冰在華誼的7年里,收獲最大的似乎就是負面新聞纏身,似乎也沒有金鎖好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丑聞纏身,并沒有撈到多少金!
《福布斯》名人榜歷年的統計顯示:
范冰冰2004年收入980萬,2005年1200萬,2006年1700萬,2007年1900萬,2008年1950萬,2009年2680萬,2010年3050萬,2011年5100萬,2012年10090萬,2013年11000萬。
在華誼期間的收入增長非常緩慢,一直徘徊在1000-2000萬之間。這離范爺的心理預期實在差太遠了!
但是,負面新聞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范冰冰真的出名了,幾乎可以說完成了三線小明星到二線明星的跨越。
范冰冰這朵鮮花在華誼的牛糞堆上插了七年,當然李晨也在這個牛糞堆里默默暗戀著范爺,此為后話。面對每天洶涌而來的惡臭,范冰冰也反抗過。
范冰冰最初反應很激烈,找了山東老鄉、媒體人鄧魯平幫忙。針對外界傳言范冰冰整容,鄧魯平搞了個“整容鑒定”事件,讓范冰冰邀請一堆媒體共同去醫院,結果被圈內視為天大的笑話。
范冰冰通過這件事明白了一個道理:看客只希望看到自己認為的“真相”,證明自己是徒勞。
4.誰沒靠山?范冰冰終于找對了男人
靠譜的男人不一定靠睡出來,更可能是找到。2007年,范冰冰下狠心離開了華誼,底氣就在于找到了真正改變她命運的男人,以及一個靠譜的團隊。
臺灣娛樂圈幕后推手穆曉光,身家據傳達5億元人民幣,在選擇到祖國大陸發展后,他立刻相中了范冰冰,并幫助其脫離了華誼兄弟公司,并創建了范冰冰工作室。
傳言說穆曉光是臺灣黑道,他的做事風格確實很江湖。
2007年,在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的比賽中,由于當時穆曉光首次被傳是范冰冰傳聞中的新任男友,因此有記者拍下了穆曉光的照片。
比賽結束時,穆曉光找到記者,要求把照片刪掉,該記者刪除照片后,穆曉光仍堅持認為記者根本就沒刪,要求對方格式化硬盤,于是雙方開始爭搶電腦。爭執中,穆曉光伸手掐住了記者的脖子,電腦隨后飛了出去,摔壞了光驅。
穆曉光資源豐富,最初,穆曉光想把范冰冰之前的所有負面新聞全部消除掉。他找了很多媒體,托了各種關系。努力了一圈后,穆曉光發現這個辦法不行,他開始改變策略:走女強人路線。正是這一大膽定位,成就了今日的范爺。
如今,是個明星幾乎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做法,范爺是先鋒,是典范。到今天,也無人能超越她的經營能力。
5. 給自己找個關鍵詞:范爺
經常有人納悶兒:范冰冰演技那么差,為啥還有那么多導演來找她演戲呢?
答案很簡單:范爺自己在臺下積極爭取來的呀!
“話題女王”的封號不得已而為之,范爺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享受。她對于代表作的渴望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她深深知道:從二線明星到一線明星的跨越,需要作品來說話。
章子怡有《臥虎藏龍》;周迅,有《如果愛》;趙薇有《畫皮》;湯唯有《色戒》;李冰冰有《風聲》,獨獨范冰冰沒有拿得出手的硬氣作品。
為了代表作,范爺變成了拼命三郎。離開華誼之后的范冰冰做什么了?
有記者問:“沒有情人你活得下去嗎? ”
范爺回答:“完全可以。2007年之后,我沒有談戀愛。我90%的時間都在工作。我和工作談戀愛。”
最忙的時候,范爺一天平均只能睡5個小時, “我覺得睡覺是浪費時間。”
很多網友看到這張照片之后對范爺路轉粉的:
照片中的范冰冰一邊吃飯,一邊敷面膜,旁邊放的是預防感冒的口服液,還有報紙(此圖不全)。
2007年開始,范爺找到李玉,打造自己的個性作品。除非自己工作室參與投資,否則她不接拍任何電視劇,哪怕對方出再多的錢。
在其他女星忙著在大片中打醬油的時候,范冰冰抱著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心態,連續接拍了《蘋果》、《觀音山》、《二次曝光》三部曲,一步步在演技之路上修煉。《蘋果》,收獲一個“哈薩克斯坦國際電影節”影后,《觀音山》,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二次曝光》,華鼎獎影后。這些影后,網友統統不認賬。
2008年8月,范冰冰主演由何平自編自導的劇情片《麥田》。當時何平嚴肅批評范冰冰:“我覺得你還可以更好!”范冰冰第一次為演技流淚,她哭到崩潰:“我已經很努力了”。
但是,范爺就是范爺,她沒有因此放棄。她自降薪酬,接下了《我不是潘金蓮》,在郭濤、張譯、張嘉譯這些實力派面前沒有露怯,范冰冰演的美貌村婦,沒有給整部電影拖后腿。
在對令網友滿意的作品極盡絕望的時候,《我不是潘金蓮》為范爺贏來了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中國導演協會、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女主角、金馬獎提名、金雞影后等榮譽。
鮑德里亞認為:消費社會中,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能幫人找到用于自我實現的自戀情節。
范冰冰在對自己品牌人格定位過程中,選擇了“范爺”這個關鍵詞,規避掉之前的“美艷”對女性的威脅感,抓住了最大量的人群認同。
6.史上最霸氣的毯星
毒舌金星靠諷刺范爺是“毯星”,一炮而紅。從此“毯星”似乎成為范爺身上抹不去的污點。然而,從營銷的角度來看,這一招很高明!畢竟,在國際賽場上艷壓群芳,這一招可不是人人都能使的。十幾年尋尋覓覓,范爺終于正視到自己最致命的武器就是美貌。
“蹭紅毯”,范爺是開創者,明明戛納電影節關她啥事兒沒有,一席龍袍就搶了所有演員的風頭。2010年的戛納,范爺黃袍加身,成就她坐穩一線女星地位的終極殺招,這份氣場舍我其誰!那么多后來者東施效顰,無出其右。
“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
“我的龍袍你未必敢穿”、
“萬箭穿心習慣就好”
“如果說我是個花瓶,也算個名貴的花瓶吧,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放的。”
“我經得起多大的詆毀,就能承受多大的贊美。”
這些漂亮的Slogan,正是“毯星”時期的產物。
林志玲的娃娃音,劉亦菲的仙氣,范冰冰的狐媚,有些明星的個人形象注定大于角色形象。也就是說,無論你在演繹的路上付出多少,你都不能討好別人,他們記住的永遠是你自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范爺在打造IP路上堅定不移。
2010年,成為收入過億、穩居一線的范爺,再次遭遇屎盆子襲擊。有人炒作她和王學圻的緋聞,圈子里的朋友都認為沒有回應的必要,但團隊認為,必須起訴,向外界傳達這樣強烈的信號:
“今日的范爺不好惹,別臆造新聞,別來欺負我!”
7.范爺本質上是一個商人
有人說,中國億萬女人,很難再出一個范爺。范爺不僅不是一個簡單的花瓶,也不是一個單調的演員,她本質上是一個商人,而且是一個男性商人。
這些年摸爬打滾,范爺的訴求,從來不只是提升演技,她更多的工作精力投入到了自我品牌經營。她一直都是以一個商人的腦子、心態、手段來闖蕩娛樂圈。可以說,像范爺這種有顏有腦的人,在任何行業都會成為精英。
事實上,范爺的經商能力確實也很強。
早在《還珠格格》第二部播出的時候,范冰冰就在北京懷柔成立“范冰冰影視藝術培訓學校”,開展影視表演、聲樂舞蹈、后期制作等培訓。范母張傳美成為學校實際負責人。
2008年,范冰冰母女成立北京美濤中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金400萬元,主要從事文化經紀、影視策劃等。
2011年,范冰冰同趙薇一起參與唐德影視的增資擴股。范冰冰以291萬元的價格獲得唐德影視部分股權。截至2016年年底,范冰冰持有唐德影視645萬股,位列第十大股東。
2015年6月,范冰冰跨界到紅酒行業,獲得寧夏成功紅葡萄酒產業股份有限公司6%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同年7月,范冰冰母女成立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2016年,唐德影視擬現金收購愛美神51%的股權。
有報道稱,范冰冰還先后在麥基爾大學、滑鐵盧大學、麥馬斯特大學、皇后大學、卑詩大學和阿爾伯塔大學校區周邊,投資中國留學生公寓,置下自己的產業。
曾經一心想做個女主角的范爺,在復雜的貴圈,漸漸學會了用自己的優勢去置換資源,去投資,去放光。靠男人,靠大公司,靠大人物,靠來靠去,最后發現靠自己最靠譜。打造了范爺這個超級大IP,她成為了頂天立地的女人。
“出走半生歸來做少女”,范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