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導航不會偶然獲得,而是詳細研究和計劃的結果。本文將描述網站在處理信息架構時應考慮的因素,以幫助設計出直觀易用的導航結構。
導航是與可用性直接相關的基本原理之一。如果沒有合適的導航系統,每當用戶與網站進行交互時,用戶就會感到猶豫迷茫。因此,網站的設計應該使用戶可以輕松進行導航并通過搜索和瀏覽找到所需內容。
01 網站信息架構與導航之間的區別
設計人員有時會合并信息架構和導航的概念。確實,這些概念密切相關,但是它們并不相同。信息架構為導航的設計提供指導。
信息架構是我們安排事物的各個部分以使其易于理解的方式。
信息架構定義網站的內容和功能,而導航則是幫助訪問者查找信息和功能的界面組件和模式的集合。導航組件包括全局和本地導航菜單,面包屑導航,上下文鏈接等。為了有效,導航應始終容納網站內容和功能的全部范圍。
02 導航結構的指導原則
導航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訪問者通過功能查找信息,并鼓勵他們采取適當的措施。
易用性:在進行導航時,無論訪問者來自哪個頁面,他們都必須能夠在該頁面和網站的其他頁面上找到所需的內容。良好的導航應該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可以幫助用戶找到網站。
可見性:隱藏的導航模式(例如漢堡菜單)增加了用戶忽略導航選項的機會。即使用戶知道導航隱藏在某個特定圖表(例如漢堡圖標)的后面,他們也可能會忘記導航選項,因為它們不處于直接視圖中。這就是為什么應該顯示導航并將其放置在用戶希望在網站上找到它的位置。
03 內容組織模型
內容組織模型是定義網頁之間關系的組織結構。內容組織模型是網站導航結構的基礎。產品設計社區建立了一些有效的內容結構模型。了解它們對于為網站選擇合適的信息架構很重要。
讓我們看一下常見的模型:
1. 單頁模型
單個頁面包含所有必需的信息和導航選項。當數字產品需要最少的內容時,單頁模型是理想的選擇。此模型最適合目標網頁。
2. 扁平模型
在扁平化結構中,所有頁面都是同等重要的,它們被置于導航系統的同一層級中。此模型最適合小型網站。
3. 分層模型
分層模型顯示了從主要元素到子元素的信息層級。它是大型網站的默認模型。
可以定義嚴格的分層模型和共存的分層模型。在嚴格的分層模型中,子頁面僅和上一層級的父頁面關聯。
在共存的分層結構模型中,可以從多個父頁面/更高級別的頁面訪問子頁面。
04 如何建立良好的導航結構
信息架構與導航有著直接的聯系。信息架構為接下來的導航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為什么在設計導航之前定義信息架構的至關重要的原因。信息架構幫助處理內容的數量和復雜性,并設計更好的導航。
1. 建立分類法
分類學是分類的實踐和科學。創建分類法是構建網站結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分類法試圖對不同的非結構化信息進行分組并對其進行描述,以創建更結構化的設計。允許對內容進行分類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卡片分類。
信息架構應該始終牢記目標用戶。因此,一旦有了內容,就與目標受眾進行一系列卡片分類來進行排列。活動的重點是看用戶如何看待網站的內容。
2. 定義網站的結構
創建分類法后,需要定義網站的結構。網站的結構應明確定義網站的各個頁面級別,優先級和層級結構。此階段的目標是定義網站層級結構的本質。
建議采用寬泛的方法來組織內容,因為這與人們期望與內容進行交互的方式(從一般到特定)完全吻合。例如亞馬遜網站的主頁中就使用了范圍廣泛的內容組織,主頁充當各種產品類別的導航中心。
3. 創建導航元素
建立網站的層級結構后,下一步就是在設計中實施它。當設計人員為每種類型的內容選擇適當的導航元素時,導航結構應該提供自然的信息流。
考慮各種類型的導航:
主要導航。主導航是全局導航,可在所有頁面上使用。此導航包含全局導航選項,使用戶可以從每個位置訪問網站的主要部分。
二級導航。輔助導航通過提供上下文相關的選項來支持主要導航。
上下文導航。上下文導航通過提供特定選項來支持內容。這些可以是搜索結果頁面中產品信息頁面的本地鏈接。
05 設計導航結構需要記住的事情
導航結構的重要性在于幫助用戶理解各個頁面之間的關系,并從一個頁面精確導航到另一頁面。沒有定義結構的網站或產品只是頁面的隨機集合。
1. 首頁原則
首頁應充當訪問者的導航中心。鏈接到首頁中最有價值的頁面至關重要。這樣可以提高可發現性,訪問者更有可能找到相關內容,并向搜索引擎顯示最重要的頁面。
三次點擊的原則建議訪問者只需單擊三下鼠標就能找到任何信息。此規則將幫助確定信息的優先級。理想情況下,重要頁面應該離首頁有2-3次點擊,不那么重要的有4-5次點擊。
導航格式和設計決策要保持一致。一致性提高了網站的可預測性。可預測性能夠使用戶感到安全。
2. 用戶心理模型
心理模型是解釋人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進行工作以及思考的描述。心理模型不匹配是產品設計師之間的常見問題。產品團隊成員容易陷入錯誤共識效應的陷阱。通常,他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戶的真實需求將行為和反應投射到設計布局和導航中。
要創建功能強大的網站導航,必須從全面的用戶研究開始。首先了解用戶的需求和行為,然后將內容映射到目標受眾中。
3 .定位當前位置
無法指出當前位置可能是最常見的錯誤。“我在哪里“是良好的導航必需回答的基本問題之一。通過明確他們在哪里來確保訪客在正確的位置。
通過向頁面添加面包屑導航,可以使站點的導航結構更清晰。面包屑是可單擊的鏈接,通常在頁面頂部可見。它們反映了網站的結構,并幫助訪問者確定他們在網站上的位置。例如面包屑導航是許多大型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
4. 考慮認知能力
在給定的時間內,沒有太多信息可以讓人的大腦處于最前沿。一個普通人可以在短期記憶中保留的對象數是7±2。這意味著,如果導航結構中有很多導航選項,則無法一次全部提供所有這些選項。
當導航系統包含太多鏈接或過于冗長時,將變得難以掃描和理解。結果,內容變會變得難以找到。與其立即顯示所有內容,不如將信息分塊并逐步提供給用戶。
5. 根據用戶旅程圖評估導航結構
用戶的旅程很少是線性的。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的轉換路徑涉及多個入口點和接觸點,這直接影響了導航系統。準備好導航和標簽后,勾勒整個結構,然后創建一個站點地圖。定義交互方案并評估用戶將訪問哪些頁面以完成此方案。
6. 使用數據分析來告知導航結構
在進行導航時,始終牢記業務目標即希望人們在網站上做什么。使業務目標與人們實際在網站上采取的行動相匹配,并據此設計信息架構。
可以使用諸如Google Analytics或Hotjar之類的工具來了解當前的導航模型是否適合用戶。
7. 遵循移動端優先的思想
從針對移動端產品的信息架構開始時,會迫使在頁面上放置最重要的內容。移動端優先的思想幫助確定內容和導航選項的優先級。
因此,在開始進行桌面設計時,要清楚地了解要包含的導航選項以及要在各個頁面上顯示的優先順序。
06 結論
導航是用戶與系統之間的對話。良好的導航結構是反映用戶行為的有效對話。這就是為什么導航設計過程中應將用戶放在首位。
始終從用戶角度評估導航設計的有效性,使其適應用戶的心理模型。同時用戶應參與產品設計的所有步驟——從創建信息架構到對各種類型的設備進行網站導航的最終測試,以此來構建良好的導航結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