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不記得我第一次知道北海這個地方究竟是在十幾年前了。
但我知道這一次離開北海后,下次再來就真的遙遙無期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北海銀灘很可惜,因為銀灘真的是太美了。
我去過很多海灘,從北到南,從大陸到半島,從海峽到島嶼。
只有銀灘的沙子,柔軟又細膩,被太陽一曬,閃著亮晶晶的光芒。
但銀灘卻由于缺少開發和推廣,至今還安安靜靜地待在祖國最南邊。
我想找一張照片,但是沒有。我想說一下北海老街。曾經是外國人的港口,建筑以西洋風格為主。但經過海洋氣候日積月累地侵蝕,房屋上已經深深刻上了歲月沉淀的痕跡。
潿洲島是位于北部灣中部的一個火山島。
島上滿滿的全都是香蕉樹,甚至連動物的飼料都是香蕉。
上島的第二天,云散日出,海灘美的像一幅畫。
因為是火山島的緣故,島上隨處可見珊瑚。
島上有一座教堂。
其實在潿洲島的日子風很大,讓人只想窩在沙發上睡覺。
于是我們就去海鮮市場挑海鮮。最近不是豐收季,因為風大無法出海,可供選擇的海鮮少的可憐。
走之前客棧老板教我們如何挑活海鮮,買回來在客棧里加工后,吃的非常開心。
也第一次知道活的面包蟹長什么樣子-_-#
一個小科普:面包蟹外表是紫紅色,個頭不大,活蟹比較安分,鉗子也不大。它通常是香辣蟹的原料,蒸煮做法沒什么可吃的。
因為時間多余了一天,就買了一張去南寧的車票。
我真的是第一次去南寧,就像我是第一次吃螺獅粉一樣。
回程前又去了一趟桂林。
我記得我上次去桂林前,對漓江和陽朔報了極大的希望。
小學時學的一篇《桂林山水》中寫道: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這段話我至今難忘。
后來在小鵬的《背包十年》中讀到,他大學畢業第一次就是背著包去了陽朔。
上次來桂林因為天氣不好,導致景色和我想象中相差很遠。所以我當時就決定我一定要再來一次桂林。
然而我這次再來到桂林,又是冬天。
只能以后等春天再來一次了。
這次沒有去陽朔,但去了上次沒來得及吃的椿記燒鵝。
年初的時候,各大航空公司允許飛機上使用手機。
每次坐飛機從北到南,我都會感嘆祖國疆域遼闊。
大好河山。
這四個字非常沉重。
想說的話變得越來越少。
可能是因為它突如其來,而轉身便又要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