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事情沒有錯與對,只有值與不值。
我們先來看一個現象,在同一所大學學習,幾年后,大家的差距就慢慢的顯示出來了,有人依然忙于加班,有人開始投入自己的事業,也有的機緣巧合地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為什么同在一個起跑線上的人,三五年之后就開始顯現出不同了呢?為什么有些人依然低頭搬磚,有些人已經實現財富自由呢?
他們又處于哪個層級呢?
第一層級:靠時間賺錢。
靠時間賺錢這一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靠賣自己的時間來過生活。
而這類人一般而言是最為辛苦的。因為賣時間的人面對買方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在食物鏈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樣子,無論是體制內的公務員,還是上班的白領,或者是碼頭的搬運工,沒有本質的差別,只不過它們的單位時間內的價格高低而已。而第一層級的人,想要獲得高收入,那就必須延長工作時間。
第二層:靠資源賺錢
很多人擁有一份工作之后,就開始從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延伸出去,將知識渠道運用起來,說到底就是靠興趣賺錢。
汽車修理工也在給別人提供買賣二手車,公務員開始開一家公司賣貨或者提供服務等等,這些都是從各種途徑獲取信息而變現。
第二層次賺錢的人,需要做的就是多找自己的社交或者更多的信息,以爭取更高的議價權,比如我們現在大多數人都會把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應酬上。
第三層:靠風險賺錢
靠風險賺錢,就是運用手中掌握的現金流,投資自己看好的投資產品去持倉,如股票,基金,債券,股權,商品期貨等。
有些人總是賺錢之后選擇放在銀行里做定期,其實是不聰明的一種行為。因為用錢去賺錢才是最快的方法,但很多人寧愿加班加點,也不愿花時間學習一下投資技巧。
很多人都說,我們也做投資產品,我們也是屬于第三層級的人,你覺得是嗎?
不一定。
我們第三層級說的靠風險賺錢,主要講的是風險投資。而大部分投資者并不是風險投資,而是是風險投機。
風險投機的外在表現形式:一味的追漲殺跌,感覺要漲了,然后我就買漲,感覺要跌了,我就賣掉,沒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系統,這一類普遍稱為風險投機,風險投機的盈利和虧損歸結于運氣,而不是歸功于系統。
而真正靠風險賺錢的人,他們擁有獨到的選股方式,有完整交易系統,有明確的進場點、止盈點、止損點、倉位管理、風險管控、為了做到標準化、流程化、數字化,還制作AI智能交易系統輔助交易,以實現穩定的收益,因為他們知道,做任何的交易,其實都是概率的問題。
投資交易,就是統計學,有賺有虧是正常的,但是結果賺錢就好。如果你的結果是虧錢的,說明你現在的交易方式是錯誤的,是無計劃,盲目的感覺交易。
行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在哪個群體,這個很重要。
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功,就看你愿不愿意為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