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黃色的小燈將我的小出租屋照的暖洋洋的,我閉眼躺在沙發上休息,朦朦朧朧間做了一個很淺的夢,突然手邊蜂鳴般的震動將我拉回現實,來電話了。
手機屏幕顯示“媽”,竟是母親打來的電話,這個點她會打電話過來讓我有點驚訝。
在電話里母親說,中秋快到了她知道我不能回家,心里記掛著我,就提前給我做了最愛吃的五仁月餅,明天就寄快遞郵過來,好讓我在外地也能嘗到家里的味道。我聽著,眼眶漸漸有點濕潤。我因為公司人事方面調動,被派往外地的分公司工作學習。這兩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母親的大事小事我都不能在她身邊幫襯著,對此我內心十分愧疚。
? ? 兒行千里母擔憂,無論我走到哪,母親總是時時記掛著我。在這中秋佳節將至之際,怕我一人在他鄉寂寞難過,她還親自動手為我做了月餅。
從小我就喜歡母親做的月餅,她做的月餅配料考究、皮薄餡多、味美可口,深得家里孩子的喜愛。我尤其喜愛五仁餡的月餅,在我小的時候,每每快到中秋佳節時便催著母親早早地去集市上采買餡料。每次她都被我纏的沒辦法,就去換了身衣裳挎著小竹籃子,領著我們姐弟倆去趕集。我們要買面粉、花生油、白糖、杏仁、桃仁、花生仁、瓜子仁、芝麻、葡萄干外加青紅絲。
別看這些東西十分平常,可挑選起來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吶!母親與食材打了幾十年的交道,總結出了自己獨特的一套學問。她在挑選食材時總會用拇指和食指挑起了一小點,捻一捻摁一摁,在放在鼻子下面聞一聞,并且來回觀摩,看看外觀成色與新鮮度,接著又放到嘴里拿舌頭品了品咂吧了兩下嘴。
所有動作完成之后才轉頭對我解釋,母親說中醫看病講究望門問切,這挑選食材啊也是同樣的道理,你要先用眼睛來看,再用手去摸,接著用鼻子去聞,最后用嘴去嘗,酸甜苦辣人間百種味道,都是這么品嘗出來的。人這一輩子最重要最規律事情莫過于一日三餐,所以入嘴的東西一定不能含糊,任何味道也欺騙不了你的嘴。
這幾句話母親不僅是在教導我怎么挑選食材,更是在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品味生活。細細想來,做人的道理不就是這樣,生活的百味也不就是這么精挑細選而嘛!
我們一回到家,母親就在廚房里忙開了,我們幫不上什么忙,就搬了小板凳坐在廚房守著。和面、醒面、搟皮、包餡弄得井井有條。我最喜歡的就是就是將所有的果仁炒熟這一環節。母親往土灶口里添幾根木材將鍋子燒熱,在鍋面上刷一層油防止糊鍋,待到溫度適宜再將所有的果仁倒入,烤干水分炒熟它們。鏟子在她手里上著翻飛,果仁在鍋子里跳著舞,不一會香味就飄了出來。
小孩子嘴饞,月餅還沒做好就將主意打到剛炒好的果仁上了。母親把果仁拌了糖,拿了兩個小盤子給我們倆個分了點。那時候后真容易滿足,一點點甜蜜的月餅餡,我們姐弟倆便能高興一整天。后來出鍋后的月餅又大又香,連父親不怎么愛吃甜食的一個人嘗了也贊不絕口。
這幾年,家里做月餅做的少了,基本上都是買的?,F在市面上的口味也多,什么蛋黃味的、蓮蓉味的、冰淇淋味的,簡直花樣層出不窮讓人挑花了眼,但無論我怎么嘗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后來離家千里,再次嘗到母親親手做的月餅后突然就領悟到了。原來是制作時的心情和氛圍不同了,家里的月餅是在其樂融融的廚房里做的,包含著母親對家人的愛,所以月餅是熱的,心也是暖的,而外面買的月餅大多是冰冷的機器加工出來的,這味道如何可以相比?
父親常說五仁者,仁慈仁厚仁心仁愛仁義也。我獨愛這五仁餡的月餅,也獨愛母親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