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的一年,我們買來了新的筆記本,滿滿的列起新年計劃。到了年末總結的時候,卻發現完成率低到可憐。
有的人會質疑自己,他們認為是自己太懶惰,導致了計劃無法實施。
有的人會寬恕自己,不是還沒有明年嗎?就把新年計劃留到明年實施吧!
無論你是哪種人,其實都是想實現你的計劃,只是有的成功,有的失敗而已。
今天這篇文章,通過介紹如何避免5個計劃陷阱,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計劃的實現幾率。
一、計劃中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過去的幾個月里,做了大概10次的時間管理分享,發現大部分的同學做的計劃都是工作工作工作,努力努力努力,安排得太緊,且沒有留出彈性,最后實現計劃的人屈指可數。
因此,我建議大家做計劃時按照這幾個步驟來,我們的計劃是在自由支配時間內完成的。
統計你平均每天能自由支配的時間,這算成每周,每月,每年。
例如,你一天能自由支配2個小時,一周你就有14小時,一月你有60個小時,一年你有730個小時。
安排80%時間便好,留出20%的彈性。
有的同學有1個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非得安排2個小時的計劃,結果只能是100%的失敗。實踐時間管理有一個好處,是幫助我們對時間擁有更精確的感覺,我們終將會知道自己1個小時能做些什么一年能完成多少事情。
留出20%的彈性的目的在于,因為自我完善,實現計劃是一個長期的戰斗,我們前面沖太猛,后面可能就沒有力氣了,20%是用來緩沖,調整的。
計劃中應當包含工作以外的事項
你的計劃里如果全都是消耗精力的事項,你可能會被自己制定的計劃壓倒,我們可不是機器人,多重復單調的工作都愿意一直執行。只有我們當自己是個人,愿意花時間滋養自己,才能走得遠。
如,如果我要長期做一個工作項目,我可能會添加跑步,游泳,冥想,旅游等活動進去計劃中作為調劑。每次工作項目遇到困難,或者每隔幾天,就去做其他的事情補充精力,繼續作戰。
二、害怕失敗
我現在已經40歲了,如果我付出那么多努力最后卻失敗了,怎么辦?
放心,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明年也會是41歲。
為什么有那么多優秀的畢業生,選擇了自己并不喜歡的鐵飯碗工作度過最寶貴,最有可能性的20-30歲的10年時間呢?很大程度上是機會成本在搞鬼。
我們害怕失敗,因為機會成本太大。
越是優秀,越不敢嘗試新的領域,因為害怕一旦失敗,就會失去之前積累的所有優勢。
無論你有多優秀,請盡量長期處于一種清零的狀態,很多事情只要踏出第一步你就會發現,機會成本沒有你想象中的高。
三、難以培養習慣
大家都知道21天能培養出一個新習慣,但是為什么這么少人能做到?絕大部分原因是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了。
我們總希望一口吃下一個胖子,最好21天就培養好早起,讀書,跑步,冥想,健身等習慣,殘酷的現實卻是你一個都做不到。
關于培養習慣,我有幾個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次培養一個
習慣盡量最簡單化,避免場景,時間,人員的干擾
獎勵刺激
四、無法立刻滿足自己
我要的,我現在就要,這是很多年輕人現在對待欲望清單的態度。
但是,真正牛逼的玩家,都懂得如何壓制自己立刻就想要的沖動,他們善于延遲滿足自己,目的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
將他們的思維模式濃縮一句話邏輯,那就是當眼前小利益和長遠大利益放在眼前時,永遠選擇長遠大利益。
我們需要學會相信,美好的東西會在美好的地方靜靜等待著我們,放下現在雜七雜八的想法,Go for it!
五、在每天的小事花費太多精力
喬布斯只穿同一款衣服出席蘋果發布會,扎克伯格只穿同一款T-shirt,這是巧合嗎?是因為他們奇葩嗎?
并不是,他們只是不希望在每天的小事中花費任何的精力而已。
如果你每天上班前要思考今天化什么妝,穿什么衣服才漂亮。
如果你每天中午,下午下班前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去哪里吃飯。
你留給做創造性事務的時間將大大減少,因為我們的精力被消耗了,精力減少會讓你的計劃無法實施。
因此,我們最好有固定的住所,穿衣,飲食,睡眠習慣,盡量減少做選擇,保護起我們的精力,用來思考最重要的決定,以及執行我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