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來要說的事,你都明白的,但是你不愛聽,或是把它忽略了、遺忘了。并且是刻意的……
謊言一:你在做你自己!
不,你脫離年幼時的天真后,就一直在被人養成!
除了一部分天才,人類的認知,不是被給予的,而是養成的!我們被“傳統”洗腦,被“教科書”教育,被“刻意”養成。服從,聽話、完成高考、按時上班,每天從同一個房間出發,做重復的事情,三點一線的重復!忘記幼時的探索欲、磨光自己的每一個創意。拿夢想去妥協,拿固定的工資,按部就班成婚生子。
有的人25歲已經死了,只是75歲埋葬。我們究竟是活了365天,還是活了1天,重復了364遍?
謊言二:我們的世界豐衣足食!
不!世界上有十億人正在餓死的邊緣。
我們的余糧足夠多,卻用70%喂養畜牧,為什么不救災民而是喂牲口?因為資本家知道救人沒有利潤!
市場里看似琳瑯滿目的食物,大部分嚴重加工。無論美國的瘋牛肉,還是打激素的快餐雞,無論污染海洋里的含汞魚,還是農藥或染色后的蔬菜。
西方國家41%的患癌率,糖尿病患者已經向兒童發展。每一塊染色的糖果,每一瓶宣稱健康的飲料,每一份包裝精美的蛋糕,每一餐隨處可見的加工食品,無不讓人后怕。在如此豐富的超市中,放眼望去,幼時吃到的新鮮食品,被加工類食品取代。即知道差別為什么不賣健康食品?因為加工更便宜,利潤更高!什么叫工業化生產?就是每一瓶“果汁”都一模一樣的顏色,每一盒牛奶都能放一年!有什么正常的牛奶是放一年的?我們不需要知道。我們被廣告告知自己缺鈣,我們什么都缺。
于是我們健身,全民跑步。跑步不能讓患病的我們恢復健康,我們的身體取決于我們吃了些什么,食物構造了我們。于是我們期盼那些專家,盲目將大筆錢投入醫療,殊不知他們與我們一樣迷茫。醫藥企業需要盈利,醫院只能醫好小病。
我們的世界食物充沛,但并不是按需供給,我們的世界食物繁多,但只有昂貴的食品才健康。
謊言三:勤勞致富,金錢是萬惡之源!
不!勞動資本比不上資產資本。
每天工作八小時,月薪五千的人,幾十年買不起一間城市房。資本家用現金流存銀行就可以產生成千上百萬的利息。世界上80%的財富在20%的人手里,這些人不用花一個小時擠公交車,勤勞地挨家推銷,他們的生意按“億”作為單位,他們的錢會生錢。種紅薯的人辛勤勞動一年后賣一個紅薯賺一元。賣公司股份的人輕松一分鐘賣一股可以賺上千倍。
我們被教育成績好就能成功,被教育打工比創業好,被教育埋頭勞動的是好人,愛好金錢是銅臭。于是我們走高考這個獨木橋,期待公務員一般的鐵飯碗,拼命加班,還不好意思要加班費。終于,我們晉升為經理,漲了工資,仿佛得了第一名。殊不知,我們就算得了第一名,也不過是在玩別人的游戲,發明游戲的人可以操控你。
謊言四:我們的世界我們能做主!
不。大部分看似我們參與決定的事情,都不是我們做主的。
2016年總統選舉受賄丑聞,選舉的總統不是為你服務,而是背后出錢的資本集團。爆炸信息的今日,網絡充斥著色情、暴力、謊言、與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新聞。娛樂至死的氛圍淹沒你,你真的在乎哪個明星出軌嗎?你投票的選秀真的沒有劇本嗎?擺拍后P出的你比真實的你美麗嗎?世界被修飾得如此精美,讓你放不下手機來松一口氣,抬不起頭來看一眼家人。我們被商家告知名牌很高貴,被告知整容后會成功,被告知核輻射后要屯鹽,被告知孩子會輸在起跑線。我們的每一個決定,看似都是自己下定的決心……
謊言五:外面哪有什么人能操控我?我多聰明啊。就算其他俗人上當,但我是特別的。
讓大腦去思考大腦是不是聰明的,本身就是矛盾。所以,但凡是人類,都會犯有認知偏見。
第一種認知偏見就是,基本歸因誤差:解釋他人行為過度強調他人本身原因,解釋自我行為時過度強調外部原因。(舉例——別人得過且過是安心被人忽悠的小老板姓,我是因為當年經濟環境不好。)
第二種是證實偏見:只接受證實自己觀點的意見,(即眾多意見中,和我想法相同的,就是對的。)并且是不自覺的如此做。沒聽過、不熟悉或不感興趣的,就可能是錯的,或是騙子。
第三種認知偏見,我們的大腦會如此的告訴你,認為自己個更少受到偏見的影響。這,就是自利偏見。
去看世界吧,你會多更多對比;不要聽從社會的聲音決定你的婚姻,不要讓專家告訴你孩子是否聰明。記得你最初的夢想,那些虛妄的名牌,和大部分人都選擇的路,不見得就是正確的。
最終陪你走終身的,只是你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