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碎語
名字不是任意的符號。它是一個東西在人類世界里的再一-次出生,還是一個東西放大自己價值的最好杠桿。
一個專業人士,他令人敬重的地方恰恰就在這兒,因為他能分辨出那些極其微小的差別。而這些差別,是外行覺得無關緊要和神乎其神的。
我們干一件事,往往是為了擺脫這件事、了結這件事。但是擺脫之后,又發現,我們的興趣、專長、價值,甚至全部生活,都是這件事塑造出來的,所以又想回到這件事。
這說明啥?說明兩個時代,是在我們的觀念中共存的。在一個時代里,工作是被迫的生計;而在另外一個時代里,工作是有趣的游戲。我們這代人,是夾縫中的一代,可能永遠也擺脫不了這樣的糾結。
方法相關
《戰拖行動》的三個實用方法
斯蒂爾研究發現,人們拖延的動機有3個基本元素,分別是期望、價值和時間。同時,它們也是拖延的3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缺乏自信型。
第二種類型是缺少價值感型。
第三種類型是沖動型。
通過對拖延動機的分析,斯蒂爾總結了一個拖延公式:行動動機=(期望×價值感)÷(沖動×可推遲時間)。
那怎樣針對這幾個方面對癥下藥呢?斯蒂爾給出了三個方法。
第一,適度的樂觀自信。
第二,找到事情的價值。
第三,防止分心。
你在微信圈的價值
在社交圈里,你的價值,不取決于你,而是取決于周圍人對你的評價。
中心度的三個維度
1.數量:度中心度
節點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數量上。一般而言,在一個圈子里,越多人認識你,你就越重要。
網絡科學家把這個維度叫“度中心度”,英文叫degree centrality。就是看這個節點周圍有多少節點與它直接相連。連接的數量越多,說明它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越高。
2.位置:中介中心度
衡量節點重要性的第二個維度強調的是一個節點在網絡中所處中間人的位置。看的是網絡中的其他人之間要傳遞信息或者資源,是不是一定要通過你才能實現。
在網絡科學中,這個指標叫“中介中心度”。中介,就是中間人的意思。英文叫Betweeness Centrality。
3.質量:特征向量中心度
剛剛講的兩個維度,一個衡量的是節點的數量,一個衡量的是節點在網絡內中介的位置。還有一個維度沒有考慮到,那就是與你相連接的節點的質量。
這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測量中心度的第三個維度,叫“特征向量中心度”,英文是Eigenvector Centrality。
職場上有一句話,首先要你自己行,然后要有人說你行,最后說你行的人要行。“說你行的人要行”,就是特征向量中心度。
中心度,是衡量節點重要程度的工具。衡量中心度有三個最基本的維度——
度中心度:越多人認識你,你就越重要;
中介中心度:越多人依賴你,你就越重要。
特征向量中心度:“鄰居”越重要,你也就越重要。
建議:怎樣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
著名咨詢公司蓋洛普的一個調查表明,一個人工作的時候是不是覺得過度疲勞,關鍵不在于總共工作了多長時間,而在于在工作時間中有多大的比例,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這里的關鍵點是20%,如果工作中20%的時間是在做你喜歡的事情,你就不會太疲勞,而低于20%,每低一個百分點,你的疲勞感就會上升很多。所以我們應該追求的不是工作平衡,而是工作幸福。工作的幸福就是對特長的自我表達。
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工作內容,多去做那些能讓自己獲得樂趣的事情。那如果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樂趣是什么,該怎么辦呢?萬維鋼介紹了《九個工作謊言》這本書提供的一個方法。具體的做法是,每隔半年,你可以用一周的時間,仔細考察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做的每件事。你做個表格,左邊列出你喜歡的事情,右邊是不喜歡的事情。然后你看看,能不能通過調整,少做不喜歡的,多做喜歡的
腦科學:有關閱讀的三個誤區
第一個錯誤認知是,“影像閱讀”或者“照相記憶”可以實現高效閱讀。
第二個錯誤認知是,普通人的大腦是逐字逐行閱讀的,“全腦閱讀”可以教你一目十行。
第三個錯誤認知是,“全腦閱讀”可以結合左右腦運作提升閱讀速度。
推薦影視
倫敦生活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