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隋唐沙門筆記著述數本,注疏,論著,纂集,史地,目錄等皆有之。
? ? ? 我國佛教,變動與陳隋,耀光于隋唐,南北佛學風格,融匯綜合,極盛一時。至開元年間,達其鼎烈。禪宗興起,至唐末五派并立,成千年最盛之時。
? ? ? ? 其間梵音鴻唱,龍象輩出,學風達而謹,人物繁而精。一些著述考證確鑿,深邃明睿,文筆優美。冷僻艱深微妙難知處亦能深入淺出,小心求實,依意落筆。許多后世傳誦之經本亦譯于此時。彥宗,玄奘,義凈,不空等大師華梵俱精,非東晉道安,姚秦羅什聽言揣意,故落筆之著無遷就,不模糊,名詞確立,文言曉暢。語言文字教理,遠非前人所能及也。
? ? ? 注疏為研究各宗派本末支流成因主要書籍,奈何囊澀目窄,僅《唯識論》窺基,圓測所記部分籍本。而論著乃教祖開宗明義之作,后人疊相疏解,遂成一宗章疏之主體,手邊有凈土宗道卓《安樂集》,禪宗頓教《壇經》粗略翻記。另有隋彥宗《辨正論》一卷,言翻譯之事也。隋慧遠和尚《大乘義章》,記有六朝以來義學大略,十四卷,惜手中只有兩卷殘本,略竊華彩。
? ? ? ? 佛典浩如煙海,整理歸納,或有纂集,或有目錄,俱至為豐富。能歸納,編其明目者,信作者皆涉獵甚多,識沛豐論,一時人物。智升《開元釋教錄》余以為最為精研,惜手中只有目錄,未見其本。然從其目錄,足見其精審之處。分二錄。一錄自漢至唐所有翻述,作者名次序,檢變遷,每人每部附以年月,地方,異譯等考證,可知每出處源委。有作者小傳,又列后世傳為其人的偽書,以校正誤。此書敘述詳審,條例明晰,沙門諸多此類著作,難出其上。不類今之沙門著述,牽強附會,唯恐不能將古今功績列于宗中。今古之別,人世亦如此。
? ? ? 佛門史地編著頗多,隋唐之作今存者十僅一二。余曾看《釋迦傳記》,均旨在弘法,不足為信。隋唐沙門之著學風嚴禁,考據依史明論,不做妄談,如懷海《百丈清規》等均成為后人研究僧家之要籍。
? ? ? ? 史地編著,最怕謬言。余向來少讀今之沙門著述,既讀亦多不可輕信。今之僧侶淺學窄目,少有精于典籍者,名僧多而高僧少。無論何種書籍,俱喜加種種奇跡,橫添許多神功。前一段時間,余因鳩摩羅什漢文之水平與師兄討論。師兄查《佛教大辭典》,言羅什漢語極佳,余疑。于《出三藏記集》卷八,《大品經序》見僧叡記“法師手持胡本,口宣秦言”之記錄,《梁·高僧傳》卷七《僧叡傳》中記有“法師于秦言大格……茍言不相喻,則情無由比…。進欲停筆之先,則校竟終日,卒元所成;退欲簡而便之,則負傷手穿鑿之譏”種種看來,羅什雖為中國佛教史著名譯經師,然漢語僅為粗通,何以《佛教大辭典》述“漢語極佳”?事后余又查其他版本佛教辭典,均有此言。沙門編著如此!基本史實尚不能尊重,何言傳教弘法盛業?
? ? ? 隋唐沙門之風,可為后世之倡。今讀諸筆記,坦心受惠,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