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理工女,在我身上理性和感性一半一半。但很多時候,我做一些決定不是靠理性想清楚的,是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結果,不知道為什么,感覺要去做一下,就做了,做下來的體會給到我一些不一樣的感觸和選擇。當年稀里糊涂的走進陽光森林,不僅學習了營養知識,也打開了我的“覺”,對生命有了覺知,不再為別人以為的該有的樣子而活,開始探索自己的生命道路。一發不可收拾走進了傳統文化,因緣和合又學了佛,從停留在理觀層面,到這一次五臺山之行,開始對信佛有了一點認知。
學佛也一點點的改變著我的身口意。學習營養的那天開始,我幾乎就很少吃白米白面,碳水吃的很少,說不吃就不吃。后來因為在美善品那段時間學著做面食,又能吃一些了。學佛開始,基本就沒再買過活物,還做不到一點葷不吃,但已經吃的很少,現在偶爾聚個餐,多吃點肉,人就會很難受,難以消化。從營養學的角度,是要多吃蛋白質好的脂肪的,多樣化的飲食,更有利于身體各項機能的發揮。但是從佛學來講,慈悲心,與眾生結惡緣,要承擔更大的因果。好在自己懂得營養早餐,多加幾勺蛋白粉,多放點好的植物油,可以平衡我對營養的需求,身體并沒有因為少吃葷有任何不適。
這些年學佛,多是在理觀層面,學習一些佛法的知識,對這個龐大的認知體系,有了一些淺薄的認知,知道學習佛法可以開啟我們更多的智慧,對世間,對生命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信仰這塊,始終覺得自己是欠缺的,是不夠虔誠的。每個月也會跟著共修,放生,也參加過一兩次法會,會跟著磕頭長拜。但在我這里,都只是停留在頭腦層面,更多的是帶著一份恭敬心,和淺薄的認知。信仰在我這,并沒有十分的入心,所以誦經我會在懈怠的時候就不誦,拜佛也可以拜了一陣就不拜,玩的好的小姐妹叫我跟著安排排位,我也感覺繁瑣不愿意弄。
這次的五臺山之行,又是一次頭腦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去,被某種無形的力量推動著去的。三步一拜黛螺頂,各個寺廟拜菩薩,大姐教我燒香,在師父那祈福,寫排位,也都是她們做,跟著做的,不曾想有什么收獲,只是去了就做該做的事。但是當我去做的時候,內心確實有些不一樣的感觸。師父幫我寫好排位的時候,內心有一種不可名狀的踏實感。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真的像大姐她們所說,把老祖宗安頓好,我們做事就會順。從五臺山下來,有些事就是挺順的。年前就失業在家的老公這么長時間投簡歷沒什么回應,這些日接了好些面試,也終于找到了工作。他炒股,這么多年來都說在虧的狀態,沒出過正負零零,這幾日說小賺了些,照這趨勢,昨日買筆記本的錢可以回來了。他自己也跟我說,這段時間,好像做什么都比較順。
巧合也好,菩薩顯靈也罷,我是自然更信了一些。主動讓大姐幫我安排寫起了排位,馬上清明,我們這種出來了這么多年,對這些節日都無感的外鄉人,開始也跟著做些祭祖的事情。大姐說老祖宗是我們的根,根不好樹也長不好,根好,樹才能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