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的雨………

青山綠水之間

? ? ?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多鐘愛于描寫風花雪月、陰晴雨晦的美景,對于雨更是不惜筆墨贊不絕口,可見雨魅力之大。我也同樣熱愛雨,熱愛風景和萬物………

? ? ? ? 剛入初春,雨便悄然而至。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爭艷,而這些都得益于雨的到來。正是有了春雨,才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搖曳多姿;才有“千里鶯啼綠映紅,竹外桃花三兩枝”的秀美艷麗;才有“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生機和“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的恬靜。這些盛景,在小鎮皆可尋到。春雨是輕柔的,春雨如絲,落地無聲。“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雨像個溫柔的小姑娘,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久等了的花骨朵兒因雨的滋潤而綻放開來,樹木也抽出新的枝條。清晨起來,剛一推開門,各類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經雨的洗禮,空氣也格外清新。放眼望去,一夜之間,百花競放,錦簇的花團與嫩葉交相輝映,煥發出勃勃生機。經歷了干燥的寒冬,久旱逢甘霖的小鎮因雨的到來而氣象萬千,春意盎然。

? ? ? 春雨也伴隨著芒種,仲春伊始,人們便忙碌起來。田間地里,車馬往來,行人不絕,生怕誤了農時。地里忙播種,田里忙育秧。鐵肩擔子種,腰挎糞簍筐。鋤撓一尺土,肥撒地一方。澆水泥土上,投種塘中央。地蓋三分被,薄膜覆銀裝。風起細雨至,播種好時光。“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對于莊稼而言,雨不可或缺,所謂春雨貴如油,有了春雨的滋潤種下的種子才會更快發出芽兒生長出來。

雨后清晨……

? ? ? ? 清明時節雨紛紛,自此之后,雨便多了起來。到了夏季常常晴雨不過三日,江淮地區更有詩曰“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夏季可以說是四季美景之最,無論是樹木還是莊稼都長得十分茂盛,夏季的小鎮可以說山清水秀、一碧千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形容小鎮,再適合不過。比起春雨,夏天的雨比較突然,來得及、下得猛、走得快。晴空萬里的天空陡然烏云密布黑沉下來,不時便迎來滂沱大雨。頃刻之間,整個小鎮都被大雨籠罩起來,仿佛覆上一皮輕紗。牧羊之人或是忙于農作的叔伯阿姨們只好丟下活計急忙避雨。而樹木隨著風雨也飄搖不定,翩翩起舞,樹葉被雨打的嘩啦嘩啦,伴隨著連綿不斷的雷聲,交織成旋律動聽的樂章。即使是狂風暴雨,也能讓人從中尋得些許“美意”。夏季的夜晚如果有雨將至,一般天氣比較悶熱,蚊蟲飛舞,伴隨著火閃和悶雷滾滾,田間地里則聽取蛙聲一片,夜晚一點左右便會有大雨降臨。夏季的雨很少下到通天亮,往往三兩小時,如果下到通天亮那么第二天八成也是陰雨天氣。夜晚臥床,靜聽風吹雨打,也算是一種享受。

? ? ? 夏末的雨是分地域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十里之內不同天。炎熱的夏天被大雨滋潤后,曬蔫了的莊稼樹木瞬間撐起了懶腰,云銷雨霽,凈天空,染萬物新綠,濃霧漸散楚天闊。樹葉滴著雨珠,晶瑩剔透,到處是一片鮮活的綠。鄉間小路上,雨水匯成小溪流淌,小河也漲起水來。比起雨后的城市柏油路,鄉間泥濘的小道似乎更為愜意。彩虹偶然升起,或者說如期而至掛在天空,同雨后的山峰、騰起的雨霧、飄蕩的白云互相掩映,令人為之陶醉,此時的小鎮仿如世外桃源,置身其中,讓人神清氣爽,怡然自得。雨后出門走一走,空山新雨后,雨霧初散,精神也為之抖擻。頗有小園香徑獨徘徊之感覺。古今圣賢,總是從雨中生發出很多感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何等的豪放不羈;“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又是何等的曠達;“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則又生發出絲絲哀愁,連綿不絕。悲也雨,喜也雨,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卻鮮有人能達到。

? ? ?

雨后……

? ? ? ? 秋雨綿綿,秋雨也和秋收連在一起。秋高氣爽,正適合收獲莊稼。若是碰上連綿的陰雨天,便要耽誤很長時間,視莊稼如生命的人們自然不會任由雨水淋壞莊稼,冒雨用人力也要一籮筐一籮筐的背回來。秋天的雨不大,卻綿長,一下就十天半月,因而秋天也寓意秋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首先,秋天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春華秋實,辛勞付出得到回報本就令人喜悅。其次,秋天的氣候涼爽適宜,秋風習習,天高云淡,本就是一種美。再而秋天碩果累累、落葉蕭蕭,也令人賞心悅目。因而便有“金秋”一說。秋對于小鎮來說,是寧靜、朦朧和收獲的美,美在景,更美在勞動人民的心。

? ? ? 冬天少雨,冬天美在雪,關于雨,自不必多言。

? ? ?

雪中小鎮

? ? ? ? ? 一年四季,春去秋來,寒暑交替。雨伴著萬物的生長和凋零,也伴隨著小鎮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發展。

? ? ? 雨潤萬物而無聲,雨點綴了小鎮,也讓小鎮茁壯成長!

? ? ? 筆者:千秋夢,戊戌年四月二十六!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15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10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84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47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30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08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6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87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3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78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7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8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27評論 1 283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1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綿綿細雨,悠悠長道。 古道旁,三兩綠色點綴,房屋序列并排。 古剎矗立,儼然千百年。 黑云壓頂,倒影成趣。 遙相呼應...
    BookCodingLife閱讀 437評論 0 0
  • 男孩對女孩說:你干嘛那么節省啊? 女孩說:怕把你花窮了,以后娶不起我。 男孩說:如果以后我們沒有在一起,那你不是虧...
    白天太短恨夜太長閱讀 197評論 0 1
  • 6 這天氣有點熱啊。曬得我都出油了……應該可以減肥了…… 下午醒來,我爸就說:“我們去冷泉灘游泳吧?”我...
    勒布朗JAMES閱讀 1,292評論 2 2
  • 有人說我們中國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評價別人,我覺得與其這樣說,倒不如說我們總是喜歡先把自己拔高一個層次,然后享...
    餓被豬閱讀 1,568評論 1 2
  • 目標:種出理想的伴侶 感恩冥想: 1、感恩今天媽媽一直陪伴我在單位等待救援人員來給我修車,謝謝媽媽的愛。 2、感恩...
    小兔兔姐姐愛吃胡蘿卜閱讀 5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