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很好奇,感覺已經擁有了全世界的微信,擁有了移動互聯網最大流量入口的微信,掙錢如印鈔一樣的微信,為什么還那樣拼,動不動還會在凌晨的時候看到他們推出的新功能?
你是否內心升起一個天大的疑問,微信到底還想要什么?如果真的有答案,那這個答案就只能是一個,微信想要整個移動互聯網。
也只有這個答案,才能夠更好的解釋微信過去到現在的一連串的大動作,才能夠看清楚微信的走向,才能夠讓自己真切的感受到微信的成長是多么可怕。為了更好地理解現在,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微信的歷史,以及取得輝煌成就。
1.2011年1月21日,微信發布針對iPhone用戶的1.0測試版。該版本支持通過QQ號來導入現有的聯系人資料,但僅有即時通訊、分享照片和更換頭像等簡單功能。
2.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布了2.0版本,該版本新增了Talkbox那樣的語音對講功能,使得微信的用戶群第一次有了顯著增長。
3.2011年8月,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戶達到1500萬 。到2011年底,微信用戶已超過5000萬。
4.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布3.0版本,該版本加入了“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增加了對繁體中文語言界面的支持,并增加港、澳、臺、美、日五個地區的用戶綁定手機號。
5.2012年3月,微信用戶數突破1億大關。4月19日,微信發布4.0版本。這一版本增加了類似Path和Instagram一樣的相冊功能,并且可以把相冊分享到朋友圈。
6.2012年8月,推出微信公眾號。
7.2014年3月, 開放微信支付功能。
8.2017年1月9日0點,萬眾矚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調上線,用戶可以體驗到各種各樣小程序提供的服務。
9.2017年5月18日,微信迎來更新,新增「微信實驗室」功能。目前,啟用的實驗有「看一看」和「搜一搜」兩個功能。
想要把微信這些動作與擁有整個移動互聯網這個目標聯系起來,還需要明白一個關于移動互聯網底層邏輯。
移動互聯網從大的方面包含了五個方面:硬件(以手機為主),操作系統(分安卓與蘋果的ios),用戶,移動支付,應用(各種app)。
有了這個邏輯,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微信,那一系列功能都是要達成什么目的?
微信的第一個版本在現在看來只能算是一個紀念版,估計當初張小龍當年都沒有多少自信認為那個版本的微信能夠經過幾年的迭代變成一個巨無霸。
當初的微信和任何一個app應用一樣,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就是用戶。
如果仔細看上面的微信發展簡史,就能夠看出來,微信沒有太過依賴QQ的用戶導流,而是通過,增加語音對講功能,添加“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搖一搖”和漂流瓶等創新功能來完成用戶的積累的。這是微信非常值得人欽佩的地方,不是嗎?
之后增加了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等功能,增加用戶粘性。到此微信獲得了移動互聯網上最寶貴的用戶資源。
估計現在使用微信的人都忘不了2015年春節的紅包大戰,微信用一個與傳統節日,與傳統的紅包相結合的創新,一下打開了移動支付的大門。從此之后,在移動支付領域,再也不是,支付寶一家獨大。微信的紅包,幫助騰訊進入了移動支付領域,并因為良好的用戶體驗,逐漸成為你我生活中離不開的一個功能。自此,微信又拿下來移動互聯網上的又一座高山,支付。
2017年1月9日0點,騰訊推出了小程序。當初好些人肯定不清楚小程序是要干嘛的?現在應該清楚了,微信是想要通過小程序來奪取移動互聯網上的第三座高山,應用。
由于小程序時間還不是很長,官方還沒有發布數據,來證明,小程序有完全替代手機上其他APP的趨勢。另外,在小程序領域,微信不只是想要替代,還有創新。微信還借用小程序,更好的完善自己的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比如和菜頭自己團隊開發的《群里有事》,就是一個完全針對微信用戶痛點而開發的小程序。
如果小程序成功了,那么微信就拿下來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座高山,應用。如果沒有完成,或者最終的效果不是太好,那就期待著微信下一次對這個山頭的沖鋒吧。
在完成這些大的方面的占領和沖鋒的過程,微信還在悄悄的上新其他的功能。在剛剛過去的5月18日,微信就上新了“看一看”和“搜一搜”,兩個功能。
“看一看”,有些類似于《今日頭條》,而且“看一看”,有兩個優勢。
第一,它擁有已經持續更新了5年的微信公眾號的所有內容。現在微信上有大概2千多萬的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每天都在產生大量的內容。而且之后推出的原創保護功能,很大限度的保證了這些內容較低的重復度。
第二,“看一看”比今日頭條的優勢,就在于它是基于個人的社交網絡,即“看一看”推送的是個人的朋友都在看的內容。《今日頭條》是基于個人的數據來推送數據的,推送依據是個人自己看過的內容。這兩者孰優孰劣,暫時還真的看不清楚,但是從真實的情況來說,如果一個人想要打發時間,“看一看”完全能夠和今日頭條做的一樣出色。
“搜一搜”,是以公眾號內容為基礎,以個人的社交網絡為基礎的搜索功能。“搜一搜”明顯是針對搜素去的。
還有從2013年開始興起的微店,其實是對阿里電商的挑戰。
之后會不會有“聽一聽”來替代傳統的音樂播放器,會不會有“唱一唱”這樣的功能出現,還不清楚,但是如果哪一天微信真的推出了這些功能,我們也沒有必要感到意外因為微信想要的是整個移動互聯網。
如果有心的同學,其實已經發現,蘋果公司不就是從硬件,操作系統,用戶,支付,應用都占領了嗎?是呀,這也就是為什么蘋果的手機沒有多少創新的后喬布斯時代,蘋果還能夠一路成為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的原因,因為喬幫主給庫克留的家底實在是太厚了。
硬件,一直都不是騰訊公司擅長的,那也不是很重要。只要微信能夠以壓倒性的優勢,占領了用戶,支付,應用這三個領域,也就意味著它已經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的操作系統了,就成為在pc時代的微軟。
微信團隊真的是值得人們尊重的團隊,他們是在用一個又一個創新,而不是只知道用錢來幫助自己打破僵局。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它已經擁有了這么大的優勢,在已經取得了普通人眼里完全無法想象的成就的時候,還能夠繼續前進,還能夠保持創新,還能夠在深夜發布新功能。
不論是用創新打破僵局,還是能夠一直保持這樣的戰斗力,都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最后想說,在微信上,不論是你是聊天,發朋友圈,開微店,還是更新自己的公眾號,都是在給微信“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