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一個有關民國才女的帖子,眾多女性文友談起了林徽因和張愛玲,各抒己見,覺得很有趣。這兩位都是民國才女,讀過她們各自的文學作品,她們的愛情經歷被很多女性談論,甚至是一種傳奇。
論才華,她們各有千秋,林徽因的才華不僅是文學,建筑設計方面的才華更是她人生的輝煌,張愛玲在文學上的成就更大一些,出版了很多文學作品。論美麗,林徽因要勝過張愛玲,林徽因的美端莊、嫻靜、知性,既有江南女子的溫婉,也有知識女性的自信;張愛玲除了身材高挑、清瘦,眉宇間顯露的是清高和孤寂。論心態,林徽因比張愛玲明媚陽光,從她們的作品可以看出,那一首優美的詩——《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愛,是暖,是希望,帶給世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她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知性美女和才女。而張愛玲因為不幸的家庭經歷,筆下的文字總是有淡淡的憂傷和冷冷的凄涼,所以她形容“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 更有甚者,將白玫瑰比作“飯渣子”,紅玫瑰比作“蚊子血”,盡管現實生活確實有很多不盡人意,實在不喜歡這種比喻,而且她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大多是不幸的。也許正是這些特質,造就了她們不同的人生。
對于愛情,林徽因是理性而清醒的,她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現世的安穩,所以選擇了才華橫溢又成熟務實的梁思成,而不是浪漫多情熱烈張揚的徐志摩。從此與梁思成兩個人致力于他們熱愛的建筑事業,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恩愛有加,梁思成對她更是寵愛敬佩。無論是田間農舍還是荒郊野外,林徽因都不辭辛苦一路相隨。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她仍然保持著詩人浪漫細膩的情懷,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張愛玲從小受到父母失敗婚姻的影響,一方面不相信愛情,另一方面內心又渴望那種極致的愛情,甚至可以為了愛情而屈尊,愛的低到塵埃里。可惜她的一生中沒有一段愛情是圓滿幸福的,太性情太極致的追求往往會落空。但是那些真性情的人也是最與眾不同的,如果愛,就深愛,一代才女,成為千古絕唱。
作為女人,我認為林徽因是幸運的,她的一生中有三位才華橫溢的男人深愛過她,梁思成與她相濡以沫,徐志摩是她的心靈伴侶,金岳霖對她一往情深。面對愛情,很少有女人可以像林徽因那樣清醒,她不僅擁有了愛情,才華和事業更是她生命中的輝煌。徐志摩對林徽因的那一段愛情是那樣熱烈和癡迷——“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很久以前一直以為林徽因最著名的詩《你是人間四月天》是寫給徐志摩的,待我讀過林的兒子梁從誡撰寫的關于林徽因的傳記后才知道,原來那首詩是她在兒子出生之后,抑制不住作為母親的喜悅之情寫下的。原來詩中描寫的“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兒子以及身邊的丈夫帶給她的。
女人的圓滿來自幸福的人生。婚姻是女人的再生,林徽因和張愛玲的婚姻決定了她們一生的善緣或孽緣。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姻是成就她圓滿人生的重要部分,盡管因為健康的原因沒有長壽的福分,但是在有生之年活得非常燦爛。對于張愛玲來說,與胡蘭成的婚姻是盲目的愛戰勝了理智。一個男人若是沒有好人品,再有才華也不值得女人去愛,何況是胡蘭成這種處處留情的花心人,那一段灰暗的婚姻是一場悲劇,帶給她的是永遠也沒有愈合的心靈傷痛。另一段在國外與年齡相差懸殊的賴雅的婚姻實際上是清苦多過快樂,一直奔波勞碌,晚年更是寂寞無依,最后也是一個人孤獨地離開人世。
一個女人最幸福圓滿的人生,或許就是在最燦爛的年華享受過愛情的美好,并且這愛情能開花結果,與兩情相悅的愛人相濡以沫,在現世安穩中執手相伴到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