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30多年前,湖南婁底有一群中青年農民為了生活,挑著被蓋、涼席和簡單的日常用品、乘火車、搭汽車,然后長途步行跋涉,來到了湘贛交界的羅宵山脈,這里是茫茫無邊的林海,他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這里砍樹、拖木、放木排。小葉也是這個“盲流”中的一員,當年他才18歲,中學畢業就跟隨著這批大叔大哥來到這深山老林中“討生活”。 這里遠離人群,與世隔絕;這里沒有尊卑長幼,沒有女人,更沒有愛情。白天干活,晚上賭錢,周而復始,枯燥得就像山溪邊的水車吱吱呀呀,從不變調。 后來來了兩個女人,一個是做飯的,一個是量方的。這兩個人的到來像油鍋里倒進一瓢涼水頓時炸開了鍋。從此,他們的生活波瀾起伏,雜色斑爛,他們的行為真率,荒唐、怪誕,令人啼笑皆非。扭曲的人性暴露無遺,真誠、善良和同情在人性的釋放中充分地彰顯出來。 美麗和善良,真誠和同情,戰勝一切,他們的生存逐漸充滿陽光? 。
背景:
謝瑤本來就是當年江西省安福縣滸坑鎢礦謝礦長的女兒,當過林場的副場長,是全系統的一朵花,后來和一個醫生結婚了,生了一個女孩,后來又離婚了,謝礦長死后,瑤就在調回老家上海去了。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內心里久久不能平靜,2013年的老電影,導演用唯美的拍攝手法拍出了一部唯美樸實的電影《遙遠的天熊山》,里邊最吸引我的是小謝與小葉的愛情。
小謝是我比較敬佩的女子,一個大學生,在一個寫信+量方尺的年代愿意進入山林之間工作,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會主動,在主動要求自己做飯的時候可以對小葉說“有更多的時間和你待在一起不好嗎?”,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感情,在量方從應當的50,聽到小葉說工人要養家糊口,生活不易的時候把工資提到了120的善良,她都是我所欽佩的女子。
小葉把那個時候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能給謝的都給了,工人們為小謝蓋了新的廁所,做了浴盆,糊了窗紙,為小謝在桌子上擺了野花。在小葉收到了征兵的信時得到小謝的鼓勵:“不當兵怎么做將軍呢?”在臨走的時候小謝的一個擁抱表露了她的內心,兩個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以為那一刻就是永遠。
后來小葉走了,在小謝被當廠長的父親“囚禁”在廠區的時候,兩個人沒有告別,就各自離開,踏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后來的小葉不知道有沒有當上將軍,但是我知道后來的他們沒有再相遇,也沒有什么后續,仿佛那段感情不曾產生過。小謝嫁給了那個說“我發現,我開始關心你了”的醫生,有了一個女兒,在一個雨天小謝帶著女兒回到了曾經的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破落,沒有人居住,也沒有人再回去。她的記憶力的那段時光還在,人卻都沒有了。那些故事發生過,又好像沒有發生過。
這個電影結局很倉促,卻又合乎生活。人走茶涼,說的應該是這般吧。看著曾經的地方,明明有很多鮮活的記憶涌上腦海,可回憶里的人卻又不知所蹤。
歲月無情,你有情,雖說人生匆匆別離,都只是過客,始終相信,相遇就已經是最美,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旅途,交匯過后,依然是春暖花開的陽光大道。
年華漸遠,再華麗的記憶也會在晨昏復始、四季更迭中逐漸消耗殆盡;軒窗靜倚,時間碾轉了潮濕的記憶,寧靜地恪守,做一個明媚女子。
身為女生,我接受不了小葉的做法。離去之后不知所蹤,沒有消息,終歸是放棄了這段感情。
或許小謝也有過等他的這個念頭,或許也真的等了,可是一個女生,如何花費一輩子的時光去等待一個沒有消息的人呢?沒有任何希望的等下去呢?最終小謝嫁人了,可是她不愛他,所以離婚之后選擇帶著女兒故地重游,遲遲放不下曾經的那段感情,不舍,哀傷。
可是小葉呢?即使在那個寫信+28寸自行車的年代寄封信給小謝很難嗎?多年來不論是否將軍,告知遠方的愛人是否安好很難嗎?我能想到的是小葉放棄了,或者他或許自卑,對這段感情,小謝沒報希望,所以他在試都沒試的情況下就判了小謝死刑,多么可憐又可悲的感情。
最終,他們還是敗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