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的日子,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因為家里是落地大玻璃陽臺,所以捧一杯熱熱的紅茶,透過窗戶可以看外面的漫天雪花,在風中飛舞,在枝頭搖曳,竟然是別有一番滋味。
初下雪時,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隨風輕飄,隨著風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來越大,像織成了一面白網,天地間仿佛什么也看不見了,不一會兒,鋪白了門前的路,落在了窗前的樹,也落在了千古以來,每一個看雪人的心里。
有人說,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獨地過冬。今天,就在這個飄雪的日子里,讓我飲一杯紅茶,翻開一頁古書,去尋找那落在古人心中的雪。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納蘭性德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深夜里,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思鄉心切的詩人,孤單落寞,輾轉難眠,于是,一句“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在風雪之夜千古唱響,從此這一場風雪中的愛國豪情,就落在了每一個遠征將士的心里,久久不能消散。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你可知風雪之中,詩人釣的是什么?公元805年永州江邊,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再也不見昔日山水的生機盎然。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在漫天大雪中,有一條孤單的小船停在白茫茫的江面上,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中垂釣,這就是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可是誰也不知道風雪之中,他釣上來的是什么?幾百年后,我們終于明白,他給自己釣上來了四個大字——千年孤獨。三十歲之前,他是萬人追捧的人生贏家,三十歲之后,他是漂泊半生痛失家人摯愛的孤獨浪子。所以,風雪之中,讓人慢慢懂得,人生有些遇見,滄桑了歲月,徒留一聲嘆息。如雪花,一刻的美麗后,化成了漫長沉寂。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痛苦心傷。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千山暮雪,何處尋找昔日的身影?雪中情,徒留傷悲。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一個夜歸人推開一扇柴門、一只老狗低低地叫著,于風雪之夜回到溫暖貧寒的家。詩人發出了對人世風雨吹打之后,回歸溫暖的一種感嘆。這種感嘆,古今同慨。試問,在漫漫人生路上,誰又不是那個孤獨的“風雪夜歸人”呢?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冬天的黃昏里,暮色蒼茫,天上飄起了零星的雪花,一場大雪即將而至。屋內爐火正燒得通紅,自釀的新酒正醇香撲鼻,在這樣一個風寒雪飛、天色將暮的閑居時刻,還是邀請自己的老朋友來飲酒敘舊吧,溫馨靜謐的氛圍就洋溢在冬雪飄飛的夜色里。
也有那充滿喜悅充滿激情的落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帶著對眼前的美麗雪景的贊嘆,帶著對邊塞將士們樂觀激昂的戰斗情感的欽佩,這一場雪后美景增添的是一種天地之間的英雄氣概。
在飛舞的雪花中,總凝結著古人們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的種種人間惆悵。在每一場雪中,讀每一句不同的詩句,便有了每一種不同的人生百味。
走進古詩中的雪,欣賞雪的詩情畫意;走進古詩中的雪,感悟雪的自古多嬌;走進古詩中的雪,品味雪的千年滄桑。看雪、讀雪、悟雪,感覺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