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共讀的意義:啃有一些難度的書,看見他人所長,思維碰撞的啟發(fā)……
時間5月第四周。一周時間完成共讀,每日群內打卡,不可補卡。
完成情況,每日踩點打卡,缺卡一天(寶發(fā)燒???,啥也顧不上了),再反思,是沒有把打卡當做當日首要任務,而是順手完成的事,所以易被各種突發(fā)情況打亂。
對本書的認識:一直沒啃完的一本。5月給自己的閱讀主題是育兒,在愛自由及教練正面管教……幾個理念里有點不知取舍。《認知天性》給了很好的參考。
結合之前讀過的手帳筆記術、時間管理……對娃的教育方面大方向是有的,目前漸進式的進化完善中。
沙牛老師之前的分享里有說育兒是極度復雜事件;也有的書里比喻,育兒像一場雙人舞,取決于你和孩子的互動關系;我目前的理念層面是:觀察“看見”+尊重,適當引導,道術器混雜傳授,培養(yǎng)閱讀興趣,習慣和知識分步推進,加三觀身教……通過學習,盡量減少自己的焦慮,也盡量和孩子一起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再回到《認知天性》這本書,應對考試的測驗可以解決“自以為知道”這個頑癥,而我很多學習內容都是貪多而不能舉一反三的,所以明確了我下半年的目標,在碎片時間大量泛讀泛聽的同時,減少新的囤積,把現(xiàn)有資源用電子整理術規(guī)整一下,記必要的筆記,把遺忘的知識歸類,整理知識體系,重點是把要記住的用于解決日常問題,把沒有必要記住的,從電子存儲及潛意識中徹底刪除。精簡極致的使用目前的幾個app。用減法做人性化的生活設計,按自己的意愿過怦然心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