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你坐下來陪我好好吃早餐?”
“不行啊,快點了,要遲到了!”
我一手拉起女兒,一手提著打包的食物,興沖沖的往少年宮趕。
她一路上都不高興,嘟嚕著小嘴,我見狀趕緊把手里的食物遞給她,是面包和牛奶。
“那你快吃了它,要準備上課了!”
女兒不情愿的接過食物,吃了幾小口面包,喝了口牛奶,就遞給我,懨懨的說:“我不吃了。”
“再吃點嘛,等下會餓肚子的!”
“不吃了,我吃不下了!”
看女兒說得堅決,我收起了食物。
把她交給老師的時候,她沒有跟我說再見。
送完女兒上興趣班,我去了常去的“四喜紅油米粉”店吃米粉。
嘴里吧嗒著嗦著粉,心里卻老想著與女兒分開時她那不高興的小樣,怔怔然吃得素然無味。
女兒要12點下課,還有四個小時的間隙,我拔了電話去騷擾c女人。
“喂,出來陪我去逛一下街啊”
“好啊,那中午一起吃飯?”
“中午我要去婆婆家吃,昨天就說好了的。”
“啊!那逛一下就散了,我還想要個人好好陪我吃飯呢?
“不會吧?這么矯情,大熱天的,逛完打個包回去隨便吃點嘛。”
“那我不出去了!天氣太熱了!”
“什么人嘛!不一起吃飯就不出去了!屁女人!”我嘴里罵叨著,無可奈何的掛了電話。
今天怎么回事,都要我好好陪著吃東西,吃個東西不就是吃個東西嘛!
我一個人在外面晃悠了一會兒,沒什么勁頭,一個人走路總不自在。
2.
回了家,想窩著看部電影。
想起前段時間看了《小森林》系列電影的夏秋篇,就準備把冬春篇也看了。
這個系列的影片號稱是日本版的《舌尖上的中國》,但我佩服的是《小森林》導演能以自言自語、毫不嘩眾取寵的方式來完成整個系列。
影片借助簡易的食物傳遞出深沉的人生哲學和返璞歸真的生活美學。
女主市子對日常食材的細致用心和悉心品嘗,體現出她對平凡的個人生活珍惜和熱愛。僅僅是秋日午后幾片金黃色、烤熟的地瓜片,她也能吃得活色生香。
我喜歡這種純凈的熱愛。她除了在生活里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外,還經常與好朋友、鄰家大嬸一起分享食物,那些畫面無不傳遞人世間的脈脈溫情。
恍惚間,小時候看媽媽炒菜時聽到食材與熱油碰撞的嗞啦響聲,回趟耳邊,讓人無比懷念起一家老小吃飯時看似“沒事找事”的融融溫情。
大家會為了一根雞腿被謙讓傳來傳去,原來有人一起吃飯的場景可以撫慰人心,溫暖平凡你我的奔碌人生。
3.
看完影片,去接了女兒,小妮子并沒有之前的不快,我笑呵呵的問她晚上想吃什么?
“可樂雞翅、鹵肉飯!”女兒高興的大聲呼喊。
“媽媽做給你吃。”
“耶,好呃~”
又打了c女人的電話,約她晚上來家里吃飯。
電話里,她語調歡快,答應爽快,好像她現在窩在家里睡美容覺、做面膜,收拾自己之后的事終于有著落了。
即使無男人邀約,這個周末的下午,因為要去朋友家吃飯,她的心也不由得明朗起來。
人都是怕孤獨的動物,人的一生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吃。
一起吃東西、分享食物,特么原始的一件事情。慢慢的,你會發現,不管與誰的相處,一個人和一個人在一起,能吃到一塊是一件多好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