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夏王朝的始祖,《史記》記載他是黃帝玄孫,鯀的兒子,與商王朝的始祖契、周王朝的始祖后稷同為舜的臣下。但《史記》沒有記載舜是怎么出生的,與契和后稷的母親與神感應(yīng)生子不同,大禹似乎是正常生育的普通人。他治水三年不入家門的好干部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讓我一直覺得他是歷史上活生生的人。直到看到了古書上記載的他的出生神話。
《山海經(jīng)》上寫到,鯀偷帝(堯?)的息壤治理洪水,不待帝命,帝派祝融誅殺鯀于羽山。鯀復(fù)生禹。我們看看神話中的羽山是什么樣子的。羽山被描述成有一只燭龍常銜一支蠟燭,用來照耀北極的陰暗,那里有可怕的幽都山,山上人和動物全是黑色的。
在這樣陰森的環(huán)境中,大禹出生了。《歸藏》中說,“鯀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用刀剖開死了三年的鯀的肚子,禹像蟲子一樣爬出來的。禹是什么意思?《說文》說:“蟲也”!這是多么恐怖又多么惡心的畫面!
《左傳》說,鯀的尸體化成了黃熊,跳進了羽淵。但袁珂先生認(rèn)為,應(yīng)該是變成了三足鱉,名字是一個“能”字下面三個點,后來誤傳多加了一個點,變成了“熊”。
我還看到另外一個傳說。《上博簡》的《子羔篇》記載:“禹之母,有萃氏之女也,觀于伊而得之,娠三年而劃于背而生。生而能言,是禹也。 ”這里禹的出生,與商、周始祖與神感應(yīng)出生的方式基本相同,但卻是劃破母親的背部出來的,如蠶蟲一般。
不敢想象生完大禹后,禹母會是什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