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是一本書的名字,后來拍成了電影,所以也是一部電影的名字。
奶奶和我說過好幾次,她說我現在咋那么明白,言下之意,就是以前的我咋那么糊涂?
哎,其實我自己就沒有這個疑問,因為現在的我壓根就沒有奶奶說的那么明白,再就是,書里不是說了嗎?誰的青春不迷茫呀!
====
記得高考報志愿,死活不想報師范,偏要選工科,前兩個專業挑的是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
其實我對機械根本沒啥情節,也不知道擅長啥技能的人學這兩科比較合適。
后來因為分數不夠機械學院,被調劑到安全工程專業。
剛入學時問大二學姐,咱們專業以后要干啥啊?學姐神秘的告訴我們,就連大四畢業的學姐好多都不知道,頓時不明覺厲。
軍訓時老師說要挑選一部分人進行大合唱,于是就讓我們齊唱,她逐排選拔,但初選我就落選了。
當時覺得奇恥大辱,于是主動申請進入復活賽,還好被老師留了下來,那是我記憶里唯一一次,沒有因為排練時喊缺氧而暈倒的大合唱。
競選班干,害怕激烈競爭又不甘心當個平民小卒的我,挑了個冷門職業—伙食班長。
主要工作有兩項,一個是按月領取發放伙食補助每人24塊5,另一個就是冬天下大雪時,領著全體男同學到責任區掃雪。
我們學院男女比例10比1,所以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下雪時女生不用掃雪,除了我,伙食班長同志。
漸漸聽說我們的專業就是每天深入井下,保障井下工人作業安全。
但這個職業是不允許女生從事的,所以說大部分這個專業的女同學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學的東西究竟用到哪里了。
于是從那時起,我開始為我的未來擔憂,決定自學成才。
除了學英語考四級之外,我還從圖書館借了一本法語入門書,雖然看不進去,但感受到它靜靜的躺在我圖書館的位子上,就有一種莫名的充實感。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鉛筆用法語怎么說,有沒有很有成就感?
我還有一陣子對記憶法非常感興趣,于是又從圖書館找來一本書看,當時還背下了歷史朝代。
但到了最高級的空間記憶法時,我發現電視劇《讀心神探》里的那位大師因為在樓頂練習,走火入魔掉下去摔死了,于是覺得學記憶法也不是啥正路。
大三時,我的困惑越來越深了,于是準備考心理學的研究生,想著這樣多么一舉兩得,使自己既堅強又強大。
但是暑假留校復習,我心特別慌,不是害怕,是病了。
本想找之前認識的心理學老師開解一下自己,沒成想,她說她也曾心慌,但現在好了。
我忙問咋好的?她說不是心理學治療的,是艾灸和六字功。
于是,老師告訴我該灸哪個穴位,然后每天早晨我都跟著老師去東湖邊上練功,真靈,我心不慌了,但心理學研究生荒廢了。
后來實習,老師讓我們一起喝白酒,說走入社會都要喝酒。
我記得當時喝了有半杯,酒好辣,我想象不出外面世界的樣子,是和酒一樣辣的令人作嘔?還是苦的或者酸的?
總之沒想過是甜的,后來老師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比我工作這些年遇到的都要骯臟的世界,算了寫出來臟了我的手,那老師是個垃圾。
找工作的故事,就免不了要提到曹小河了,因為每提一次要收出場費,為節省開支,我暫且略過。
工作后,在還沒來北京的頭兩年,我為了給自己尋找條生路,還沖動的買過兩本注會書,一竅不通果斷放棄后,又正兒八經的買了成套的輔導書學了一大陣司法考試,通讀了民法和刑法。
但,對了,這已經是這篇文章的第幾個但了?我不出意外的放棄了。
====
其實,最開頭奶奶形容我的那個糊涂,主要是指高中的時候。
現在回想起來,那是我人生最獨特的三年。
因為那時自己在夜市上買了一件5塊錢的黃色短袖,整整穿了一夏天,就是每天放學洗凈晾干,第二天接著穿。
不是因為家里窮成那樣,就是因為迷茫,弄丟了那個曾經執著的有些太過要強的自己,麻木自己的同時,也怠慢了愛我疼我的家人。
但她們自然不會怪我,不僅是因為對我的愛,還有就是她們也曾年輕過。
難道不是么,誰的青春不迷茫?
(那么問題又來了,你的青春可曾迷茫?又做過哪些奇葩的決定呢?)
豆姐:
80后行動派摩羯座寫手,
認真審視生活,一路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