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其實很有趣》目錄
這些年,靠著李悝變法帶來的殷實家底,吳起帶著自己一手打造的魏武卒南征北戰,攻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戰功,一時間風光無限。公元前396年,一代明君魏文侯去世,又過了不到一年,相國李悝去世。我們知道吳起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出將入相”。吳起覺得憑借自己的資歷和能力,相國的位置非自己莫屬了。但新君魏武侯上臺之后,出于平衡權力的需要,怕吳起把軍政大權集于一身之后,自己控制不住,就讓田文接替了相國的位置。
吳起氣不過,就跑到田文府上,想給田文一個下馬威。于是就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吳起對田文說道:“你當相國,我不服氣,我們比比誰的功勞大,可以嗎?”
田文笑笑說道:“當然可以。”
吳起說道:“統帥三軍,攻城拔寨,士不惜死,敵人聞風喪膽,咱倆誰強?”
田文不假思索地說道:“我不如你。”
吳起接著說道:“鎮守西河,使得韓魏稱臣,秦人不敢東進,咱倆誰更優秀?”
田文說道:“我不如你。”
吳起又說:“治理一方,憐愛百姓,使得府庫充實,咱倆相比,誰更厲害?”
田文沉思片刻,說道:“我不如你。”
吳起說:“既然你這些方面都不如我,為啥你的官職比我高呢?”
田文看了一下吳起,說道:“新王剛剛繼位,國家不安定,大臣不熟悉,百姓不信賴,這時候需要一個善于協調內外關系、鞏固中央權力的人,在這方面你和我誰更合適呢?”
吳起聽了,說不出話來,他知道自己雖然功勞很大,但朝中有很多大臣對自己頗有微詞,自己駕馭他們的能力遠在田文之下,嘆了口氣說道:“我不如你啊!”
田文說道:“這就是我官職比你高的原因啊!”
吳起沒有再說什么,他知道只要田文還在,相國這個位置自己是沒有機會的。這一年吳起四十六歲,吳起選擇了繼續等待,又過了幾年,田文也死了,吳起心想,這下沒人能和我搶相國的位置了吧。
然而現實再一次讓吳起傷透了心,魏武侯還是沒有任用吳起為相,而是選擇自己的近親公叔痤。
這讓吳起感到非常氣憤,心想這魏王也太不像話了,只知道任人唯親,公叔痤屬于無資歷、無能力、無功績的“三無”人員,自己哪點不如這小子,于是對魏王的怨氣就越來越大。
一天,魏王帶著群臣視察吳起駐防的西河地區,西河經過吳起的二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魏王和吳起一起乘船而下,魏王邊看邊激動地說道:“魏國有如此堅固的河山,真乃國之大幸啊!”
聽了魏王的話,吳起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此地經營這么多年,沒得到表揚,反而說成是山河險峻,于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怒火,當著其他大臣的面,對魏王說道:“國家最寶貴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險要。從前的三苗氏左邊有洞庭湖,右邊有彭蠡湖,但不注重修德,夏禹把他消滅了。夏桀的國家,左邊有黃河和濟水,右邊有泰山和華山,伊闕在南,羊腸在北,施政不講仁愛,商湯將他流放了。商紂王的國家東面有孟門,西面有太行山,背面有常山,南面有黃河,地勢險要,但施政不講道德,周武王把他殺了。治理國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險要,如果君主不講德行,就連一條船上的人也會成為敵人。”
吳起這一堂政治課上的,擺事實,講道理,把歷史上的昏君說了一遍,言辭犀利,振聾發聵,所有人都不說話了。魏武侯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對吳起說你說的很有道理,以后我一定注意之類的話,但心里早已經把他罵了八百遍了。魏武侯不但能力上遠不如他爹,在氣量上更是差一大截。在場的人都知道到,吳起這下闖下大禍了,得罪了領導,以后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但吳起卻沒有意識到他的這番言論為自己以后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