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字讓人覺得可見。
在美國克勞德·霍普金斯《科學的廣告+我的廣告生涯》中提到增加細節,把銷售數字、產品功能等具體展示出來,細節越多,可信度越高。比如:
某促銷宣傳:我們降低了價格。VS 我們的價格降低了25%。
某剃須膏廣告:快速生效。VS 1分鐘內軟化胡須。
2
數字讓人覺得可靠。
強強是一個人凡事和你談數字的人。
我們的見面我幾點幾分到;
這個任務我幾號可以完成;
這次的比賽我的目標是多少……
他的目標感極強,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目標來引導。
你可以放心的讓他去做任何事,因為你知道他數字化的性格。
3
數字讓人覺得可信。
小菲想要減肥,每次她都說,我要減肥,我要減肥,再不減肥夏天就沒辦法穿裙子了。
在愧疚中該吃吃該喝喝,依舊是微胖界的紅人。
沒有數字的減肥只是口號。
真減肥的人是這樣:
立志:幾號之前必須減多少斤!
4
數字讓人覺得可及。
小嘉有點焦慮。心里想著這個月店里的銷售目標,原定是完成100臺的銷售,眼看著本月時間過半,任務才完成不到1/3。
這個月完成任務有她期待了很久的一個獎勵。怎么辦?
她決定將任務分解,剩下的70臺,根據店里客流量的日常規律,分配到每一天,這樣每一天都有一個小目標,感覺完成任務也不那么難了。
沒有了心理壓力的小嘉,全力以赴,信心滿滿。
5
數字讓人覺得可笑。
咪蒙的小段子:
前兩天,一個土豪朋友請我去吃豪華西餐,我們五個人一共吃了九千多塊錢……
歐漏,簡直驕奢淫逸!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吃完之后,我又回家點了30塊錢的冒菜。
我忽然覺得……
還是冒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