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具身認知
具身認知,也稱“具體化”,是心理學中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具身認知理論主要指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有著強烈的聯系。生理體驗“激活”心理感覺,反之亦然。
最簡單來說,就是:人在開心的時候會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會趨向于變得更開心。
二,運用具身認知
運用好具身認知,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具體可這樣運用。
01
假笑、大叫,心情好
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本來處于煩惱中,同事拉著去拍集體照。拍照過程中你假意展露出笑容,一起大叫“茄子”,之后你會覺得煩惱淡了很多,甚至釋懷了。
這就是具身認知在我們生活中的典例。認知是具身的,而身體又是嵌入環境的。認知、身體和環境組成一個動態的統一體。
如今,具身認知已經從哲學思辨走向實證探討,許多實驗的認知心理學家開始從具身的角度看待認知過程,許多實驗也支持了具身認知的基礎假設。
02
叉腰、外拐,增自信
加利福尼亞大學哈斯商學院的卡尼教授研究發現,你只需要雙腿分開站在地上,然后把雙手叉腰,兩個胳膊肘向外拐,保持這個姿勢2分鐘,你就能獲得真正的自信。同時,代表你壓力的荷爾蒙水平將下降15%……
是不是非常實用又神奇的提升自信的技能呀?
當然,我們平常也可以衣著鮮亮些,女士適當化妝,男士配備精良的皮包等,通過改變外在儀容,增強我們的自信心。
03
擁抱、鼓勵,暖人心
我發現:不少家庭中,夫妻關系或者親子關系中,存在對抗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適當的身體觸碰,能增進彼此之間的友好。
身體的充分互動與交流,有助于培養家庭成員間親密關系。可見,身體不僅能促進認知的發展,是認知的基礎,也是表達情緒與情感的中介。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姿勢、一次擁抱都可能成為鼓勵另一半或兒女的重要動力,讓對方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溫暖和關懷。
語言,也很重要,親人間要相互信任,多說鼓勵的話。語言,從某個層面上說,是你內心的外在表現。
我發現:常鼓勵自己與別人的人,心胸都較寬廣,面目也很沉靜和善,給人美感;總愛諷刺挖苦別人的人,心胸狹窄,面目暗沉刻板,總體沒有什么美感。
04
運動、玩樂,更聰慧
我們平常可多運動,節假日帶著家人一起出外游玩。這樣家庭關系會更融洽和諧,大家都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孩子也更聰慧。
運動,玩樂中,能為我們創造出充足的與環境互動的機會,充分且恰當地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知覺經驗,這些富有情感色彩、生動形象的具體場景易提高注意力和好奇心,通過身體和環境的互動,實現全面健康地成長,我們自然會越發聰明,越發成熟。
既然身體不僅僅是大腦和意志的載體,身體對于人的精神有著不可或缺的反作用力。因此,讓自己的身體和大腦的相互作用力平衡,是我們個人達到身心最佳狀態的關鍵。所以,我們一定充分運用具身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