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正是由于“不差錢”,只把寫作當成是茶余飯后、泡妞吹牛的一種消遣,所以與很多“嚴肅”作家相比,馮唐顯然要更跳脫和不受拘束——我就是這么牛逼哄哄的怎么了,我就是這么自戀你看不慣打我呀……不過如果你認為他只有“明騷”的一面,那就大錯特錯了。正如他最近出版的《在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書封設計,A面是紅白藍三色的經典搭配,逼格暗現;而打開B面,則是一長發女子懷抱馮唐的照片,香艷靡靡之氣撲面而來。對,讀馮唐,就像看了不起的蓋茨比,得看到浮夸放蕩的表面下,包裹著的那顆本一不二的赤子真心。
盡管讀過馮唐80%的作品,一如聽過臺灣歌手陳昇大部分的歌曲一樣,卻依然覺得寫他兩太難,一方面源于歡喜,越是歡喜,便越是看不真切;另一方面源于筆力不逮,兩手打不出內心感悟。
好在,馮唐本人足夠有趣,只需把微信上與他的對話一一呈現,足矣。
◇要有個篤定的核,這樣在宇宙間才不易被風吹散◇
《在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是馮唐沉寂4年后于今年6月底推出的全新隨筆,書中以24件“器物”為引,從眼·耳之器、鼻·舌之器、身之器、意之器等人的基本感官展開,彰顯其獨特的審美情趣,并分享了他是怎么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又是采用了怎樣的方法與自己和世界相處的。
在看過書中開篇《用美器消磨時間》后,差點驚呼:這么一本正經,還是馮唐嗎?該不會就像安妮寶貝改名慶山后,文風大變只談清修不愛風月了吧?好在后面他寫春宮圖、AV、風衣……那個熟悉的馮唐又回來了,還是那么喜歡“胡說八道地一本正經”。
我問馮唐,盡管在書中有對應的解釋:“每個像Moskowitz先生一樣牛逼的人,都要有個篤定的核,這樣在宇宙間才不易被風吹散……”但還是想了解,用“在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這句既很文藝,又有些像果殼網科普文章的話來做書名,到底有何用意?他答曰:“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阿法狗已經戰勝李世石,網紅已經成為經濟,在傳統文化浸潤一生的楊絳先生已經去世。風雨飄搖,如何屹立、如何不被吹散,需要篤定,需要核?!?/b>
◇審美不是一個冥想的過程,而是一個實踐的過程◇
作為一名“古器物愛好者”,《在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寫的正是馮唐對器物之愛。器物于他,就是用來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時間?“為了美,為了用,為了生活,為了生命不空洞。吃喝拉撒睡是動物的生活的第一要素,審美是人的生活的第一要素。審美不是一個冥想的過程,而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有的人喜歡欣賞畫,我喜歡古器物,因為它和生活更緊密,一個宋代的盞,我可以欣賞,也可以品茶,用這個實踐,充盈流逝的時間的空洞?!?/b>馮唐說。
此外,本書中配有40張馮唐的攝影作品。那么,他對自己的攝影與文字如何評價呢?“攝影于我,隨意,隨性,隨手拍。不求有成就,不求有意義。在文字上,我求不朽。”回答一貫的“馮氏”。
對于馮唐,除了“另類”這個標簽,還免不了有一個“自戀”。在本書中,他專門寫了一篇關于自戀的文章,但讀畢,更加深了“此人非常自戀”的印象,對此,馮唐笑言:“自戀或者不自戀,都是個人的事情。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個人最大?!?/b>
◇春林漸盛,春水初生,春風十里,不如你◇
馮唐寫過一本叫《不二》的小說,由于太污,在大陸成了禁書,但據說在香港,該書創下了中文小說的最高銷量!雖然距離《不二》在香港首發已經過去了5年,但至今依然有不少馮唐的粉絲,在有親戚朋友去香港時,會央他們幫帶一本回來。
與出版界的“猶抱琵琶半遮面”相比,馮唐要“磊落“許多,在他看來,色情就是色情,非說成情色就窩囊了。“情色這個詞發明出來,最多是為了幫助色情藝術作品在遭遇審查時‘被解讀’而已?!彼炎约旱纳槲膶W創作通俗地稱為“小黃書”,但另一方面,他目光高渺,志向遠大,寫小黃書,求的也是“不朽”。而他所謂的“不朽”,指的便是“我生了個妄念,希望自己死去多年后,也有人在書店里這么找我?!薄粌H求暢銷,更求長銷。
相比《不二》,讓馮唐更惹上話題的,是他翻譯的泰戈爾《飛鳥集》。那本詩集去年已被出版社做下架處理,但反而使之前流出的版本被炒到了上千元的高價。對于馮唐的翻譯,肯定之音少,多的是指責其“猥褻”經典。然而,正如馮唐在回答我的提問“你曾說過,如若去到荒島只能帶一本書,那就要帶一本《唐詩三百首》。你很鐘情于唐詩之美,然而在《不二》里,卻又多有戲謔”時所言,“愛她,不是供養她,而是調戲她、挑逗她,讓她欲火焚身欲罷不能。詩歌和女人,一樣?!?/b>
都說“就怕流氓有文化”,別忘了,撇開那些滿紙的粗鄙,自詡“詩歌第一”的馮唐最為文青們所傳頌的,是他的一首三行短詩:春林漸盛,春水初生,春風十里,不如你。簡直美哭。
◇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塵世的幸福◇
馮唐原名張海鵬,這個筆名,我猜來自于“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位大臣的名言是“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回避”,馮唐便是借了這個名,行自己的快樂事——什么不可說,便要說什么。
當初在微博上看到他給很多粉絲“打卡”,也忍不住去買了本《活著活著就老了》來看,邊看邊感慨:此人有趣,太TM有趣了!再后來,看了范冰冰、韓庚主演的《萬物生長》后,又找來了原著?;藘商熳x完后無比傷感:這么有趣這么牛逼這么讓人哈哈大笑又痛哭流涕的文字我估計這輩子也寫不出來了,真想就此與寫作說再見。
雖然馮唐自認《不二》是他最好的作品,我卻最愛《萬物生長》。它的氣質很像上大學時第一次讀到的《晃晃悠悠》——在那個時代,石康的這本小說已算得上是“小黃書”,只能包了書皮,悄悄躲在宿舍里看,“哇,北京的大學生這么開放啊,在宿舍里都能亂搞!”到現在讀《萬物生長》,年輕時的青澀與戾氣均已褪去,未來的脈絡卻也未能清晰可見,不上不下,不尷不尬,回眼望去,滿目是18歲時的瘡痍與可愛、驚惶與純情。
“北京三部曲”的荷爾蒙式放浪、《不二》的露骨下流怪力亂神、《在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的東方詩性與禪意,馮唐說,“小清新也有性需求,也要過性生活,也可能出現性心理問題。這些只不過是隱藏起來的重口味罷了。所謂清和重,都是人性,同時存在。換一種角度,從文學的角度,小說是重,雜文是輕,寫的都是人性,本一不二?!?/b>
前陣子,“網紅”咪蒙寫了一篇《有趣,才是一輩子的春藥》。照這個標準,有才又有財,能接生孩子會寫黃色故事,善解人衣還下得廚房的馮唐,一定是很多姑娘“一輩子的春藥”,對此,他還是笑,“對于時間來說,有趣也是場馬拉松,努力!”
其實,看過再多的馮唐又怎樣?每一個人,終了一生,不過想尋一個能令自己“不要天上的星星,只要塵世的幸福”之人,囿于愛與廚房,不舍晝夜。
后記:
看馮唐作品,可見張揚狂妄,寫愛情,寫性愛,都是筆端橫行、津液肆意。然而,在微信上與之交談,卻覺其本人平易儒雅,彬彬有禮,雙商很高,總是先說“謝謝”的那個。
他很懂記者的需要,未及我開口,便說我可以發采訪提綱給他他來作答,還問需要多少張照片,要什么類型的……
有人評價他是“男神”“高顏值作家”。注視他發來的照片許久,并不覺其長得有多帥——理很短的寸頭,下巴尖而突出,留絡腮胡,鼻翼輪廓清晰,神情間帶有精英階層的銳氣與優越感。你可以說他裝逼,但轉而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男人很有殺傷力。
在他發給我的所有照片中,我最喜歡下面這張:
或許是在某個機場,發現由自己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正在上映,海報上的范冰冰搔首弄姿、風情萬千。
然而,馮唐的眼光卻完全不看她,只是抬頭極目遠眺,也許是看正在經過的飛機,也許是看一朵云,一只鳥,又或者是投射到天空中自己的樣子。
當初看《萬物生長》,書封上印有這樣一段話:“我要用盡我的萬種風情,讓你在將來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時候,內心都無法安寧。”我以為是指范冰冰,看過小說后方知是李秋水,其實也就是馮唐本人吧。
馮唐說自己內心腫脹,得靠訴諸筆端來發泄。
我們愛馮唐文字構筑的那個世界,
而馮唐,愛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