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城里孩子記日記,老師說的和書上一樣。文明的花在那里開得更燦爛。
找到爹寫的有一半的軟皮筆記本,把前面撕掉,一筆一筆開始寫日記。
剛開始字跡認真,說自己如何幫鄰居劉奶奶擔水、村東生產(chǎn)隊旁邊窩棚里孤老頭生火,最高興是冬天農(nóng)閑時替民兵大哥扛著沉沉的步槍去打靶子,雖然只讓很遠的看。
難忘那時爹娘在日記里叫做爸爸媽媽,洋氣地每篇都要有爸媽的稱謂,每天都有爸媽夸獎我做好事不留名的記錄。
鉛筆寫的日期可以改,天氣一色的晴空萬里,心情一律的好。這些都是真的。如果早知道現(xiàn)如今呼吸都要有大數(shù)據(jù),一定記的詳細點,再詳細點。
一本或者叫半本同質(zhì)化的日記沒寫完,我就到城里上學(xué)了。
城里的陽光更整齊一些,照在街道上,照在各式各樣的人們臉上、身上。
校園中間兩排高大挺拔的楊樹,把天空和柏油路拼成黑白兩條平行線。
城里同學(xué)們更多是會玩兒,有趣,卻沒有聽他們說日記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問。
語文老師講課用普通話,板書寫的那叫一個好。他也沒說日記的問題。
每周四下午的作文課,也沒有提日記的事。
這應(yīng)該不是個問題吧。
日記的事就這樣擱下了,再沒認真寫下去,以至于好多有趣的日子流沙似的消失,一點金子也沒淘出來。
30天連續(xù)寫作訓(xùn)練營,這十幾天讓我有機會把歲月再仔細淘洗一番,哪怕尋著一丁點晶亮、一小塊兒溫潤,都愉悅而滿足。
感謝老師,感謝組長,感謝第十一期的同學(xu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