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蘇卡.蘇開拉(譯者注:某些故事前的引語,含義疑似‘話說,’)”
很久以前,有個又壞又懶的獵人坐在一棵樹下。他在想,穿過灌木叢,潛步跟蹤獵物,這項任務(wù)太費勁,太熱。在他身下的空地是好的草原,草原上胖胖的跳羚在吃草。可是這位獵人嫌麻煩,他太懶了!他盯著畜群,希望能不勞而獲;這時他突然留神到,雄鹿的左邊有動靜。是一只母獵豹在找吃的。她越來越靠近畜群,卻一直在下風(fēng)方向。一只跳羚愚蠢地漫步離開同伴,獵豹相中了它。她突然揪住跳羚的長腿,向前跳躍。她速度飛快去捕得跳羚并攫走她。在獵豹快速殺死獵物的瞬間,畜群中的同伴大吃一驚,奔逃開了。
獵人觀察著,獵豹把她的獎賞拖到空地邊上的蔭涼里。三只美麗的豹崽子在那兒等她。懶獵人對豹崽子們充滿嫉妒,希望自己能有這樣一位好獵手養(yǎng)著。想象一下,不必實干打獵,每天吃美味的肉。這時他有了個壞點子。他決定偷走一只豹崽子,訓(xùn)練它為自己打獵。他決定等到下午,母獵豹去水坑時,再動手。他自己笑了。
太陽開始西沉了,母獵豹把豹崽子們藏在灌木叢中,離開它們,出發(fā)到水坑去。獵人趕緊抓起他的矛,快步走進豹崽子們藏匿的灌木叢。他在那兒找到了三只豹崽子,它們還太小,不知道怕他,也不跑開。他先挑了一只,然后決定選另一只,然后又改變了主意。最后他把它們?nèi)底吡耍X得三只獵豹無疑比一只強。
當(dāng)半小時后它們的媽媽回來,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見了時,她心碎了。可憐的豹媽媽哭啊,哭啊,直到眼淚在她腮邊留下暗色的斑點。她哭了一夜,哭到第二天。她哭叫的聲音如此之大,一位老人聽到了,趕來看是怎么回事。
這位老人很聰明,知道動物的道道兒。當(dāng)發(fā)現(xiàn)邪惡的獵人做了什么時,他很生氣。懶獵人不但是個賊,而且破壞了部落的傳統(tǒng)。人人皆知,獵人只能使用自己的力量和技能。打獵的其他任何方式都一定不光彩。
老人回到村里,告訴長者們發(fā)生了什么。村民們生氣了。他們找到懶獵人,把他從村里趕了出去。老人把三只豹崽子還給了它們感激的媽媽。可是長時間的哭泣給母獵豹臉上永遠留下了斑點。今天,獵豹臉上還帶著淚痕,提醒獵人們,不按傳統(tǒng)方式狩獵,不光彩。